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搜索附件  

商用车国Ⅲ知识培训.ppt

 

商用车国Ⅲ知识培训:
2008年7月1日起全国不再给欧二车上牌,欧三车逐渐走入市场,但是对欧三车技术你能了解多少?有多深呢?此培训课件包含了欧三法规和欧三标准,欧三技术的全程培训,对于从事商用车行业的同仁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真是不错的ppt ,感觉就是和轿车上的电喷原理查不多吧,都是采用共轨和 单体泵.顶啊 
不错,看了之后最起码已经有个明确概念了。。。
以后下,先谢了!
相对于电控高压共轨,单体泵两种技术,好象重汽的
直列泵加EGR发动机的价格和维护\维修费用比单
体泵还有优势,我们刚试制完装康明斯单体泵发动
机的自卸车样车,还没跑路试,销售部门又让我们开发
装EGR发动机的自卸了,正在研究发动机协议.
谢谢,最近有很多机会接触国3系统.
我现在很需要学习点国三的东东,但是我的分不够,:(我一定努力
为什么我每次都下载不下来 然后我的分分就全没有了呢?
这个设计真是不错。
电控高压共轨、单体泵两种技术的运用确实是好。商用车那个车身流线型也设计的也不错。
国三刚出台不久,不懂新政策不行,谢谢!
真是不错的ppt ,感觉就是和轿车上的电喷原理查不多吧,都是采用共轨和 单体泵
怎么负分也可以回帖啊,努力学习中
好像轿车都实行欧3了,国3合欧3的排放标准不一样,欧3要严格些
感谢各位商用车同仁的支持啊,现在商用车资料有点少,希望各位同行有资料就贡献点啊
不错,看了之后最起码已经有个明确概念了
什么是国Ⅲ标准?

    国家第三阶段的排放标准相当于欧洲Ⅲ号的排放标准,也就是说,尾气污染物含量相当于欧Ⅲ的含量,不同的只是新车必须安装一个OBD车载自诊断系统(该系统特点在于检测点增多、检测系统增多,在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进出口上都有氧传感器。完全通过实时监控车辆排放来控制达标,可以更加保证欧Ⅲ排放标准的执行。当车辆因为油品质量等因素,造成排放没有达到欧Ⅲ标准的时候,OBD系统将自行报警,转而进入系统默认模式,发动机将不能正常工作,车辆只能进入特约维修站进行检查和维护。并且OBD系统不能在车辆出厂之后经过改造加上,所以实施国Ⅲ标准会使单车成本上涨1000到2000左右。)。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要稳定达到国Ⅲ机动车排放标准,车辆必须装备使污染物排放达到国Ⅲ标准的技术措施,同时使用达到欧Ⅲ标准的油品。

    关于欧Ⅲ标准

    欧洲Ⅲ号标准是目前欧洲、美国正在实施的真正意义上的低污染排放标准。据了解,汽车环保的关键是通过相关技术控制好尾气排放,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而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即EMS技术)正是汽车环保乃至实现欧洲Ⅲ号所必须的关键技术。应用EMS技术可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50%(加三元催化技术可降低污染物排放95%),节约油耗5-15%,还可提高动力性10-25%。

    汽车排放从欧Ⅱ到欧Ⅲ,不像欧Ⅰ到欧Ⅱ那样技术简单,而是上了一个台阶,需要三项技术。首先是增加了对车辆冷启动时排放达标的要求。实验过程要求车辆在零下7摄氏度的低温条件下搁置6小时以上,点火着车之后,立刻测量车辆排放,达到标准。这项技术要求是欧Ⅱ标准中没有的。其次是在车辆的电控系统中增加了专门监测排放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的功能(OBD,车载诊断系统)。它能够随时监测汽车尾气排放状况,一旦出现超标,会做出提示。这个OBD在欧Ⅱ标准的车辆上是没有的。第三项是针对厂家提出的,要对车载诊断系统有保修措施。在美国,要求厂家对排放系统有8万公里的质保期,并作为汽车召回项目中的一项。

    我国借鉴欧洲排放标准

    国外执行的汽车排放标准主要有欧、美、日三大体系,其中以欧洲标准应用较广。欧洲标准也是我国借鉴的汽车排放标准,目前国产新车都会标明发动机废气排放达到的欧洲标准。

    欧洲从1992年起即开始实施欧Ⅰ(欧Ⅰ型式认证排放限值),1996年起开始实施欧Ⅱ标准,2000年起开始实施欧Ⅲ排放限制,2005年起开始实施欧Ⅳ。汽车排放的欧洲法规(指令)标准的计量一般是以汽车发动机单位行驶距离的排污量(g/km)计算,以柴油机排放为例,欧洲Ⅱ号标准要求柴油的含硫量为500ppm,欧洲Ⅳ号标准压缩到50ppm,欧洲V号标准进一步提高到10ppm,要求越来越严格。

    我国实行欧洲排放标准的历史

    2000年,我国开始实行欧I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业内将这一年作为我国汽车排放标准开始与国际接轨的标志。
 国三技术优势

1.可靠性:使用寿命长,稳定。
2.继承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灵活性:共轨油压独立于发动机转速控制、整车控制功能强。
4.优化噪声:预喷技术可以降低怠速噪声;
5.喷油压力:一代共轨喷油压力1350~1450bar,二代做到1600bar,总体来说比单体泵和泵喷嘴要低。
6.多次喷射:可以实现多次喷射,目前最好的共轨系统可以进行6 次喷射。
7.升级潜力:多次喷射特别是后喷能力使得共轨系统特别方便地和后处理系统配合,具有实现欧Ⅳ、欧Ⅴ排放法规的潜力。
国Ⅲ发动机使用注意事项:
1.柴油机起动前应先检查冷却液面,燃油及机油油面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2.柴油机起动时,若15s内还没有起动,则应隔2min后再重复起动。
3.柴油机起动后,应先以怠速运行2~3min,机油压力应高于100kPa,当冷却水温度未高于60℃时切勿突然高速大负荷运行,这将使发动机的耐磨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
4.柴油机机油油面检查:必须在停机5min后检查为准。带负荷工作柴油机在停车前,必须先减负荷并降低转速,怠速历时不小于5min
电 控高压共轨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共轨管、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分开的一种技术,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共轨管,通过对共轨管内的油压进行闭环控制,喷压独立可调。
电控泵喷嘴技术:在泵喷嘴系统中喷油泵和喷油嘴组成一个单元,由ECU也就是电脑控制摇臂或者间接的由发动机凸轮轴通过推杆来驱喷油嘴准确喷油。
电控单体泵技术:单体泵系统工作方式跟泵喷嘴相同,与泵喷嘴系统不同的是,其喷油嘴和油泵用一根较短的喷射油管连接,由发动机的凸轮轴驱动。
H 泵+EGR技术:国Ⅱ机械泵的基础上,利用电磁铁控制机械泵的齿条、出油阀,做成简易电控喷油泵外加EGR废气再处理系统,减少废气排放。
怎么负分也可以回帖啊,努力学习中
学习,学习!才用欧三和欧二的区别!
不错。谢谢版主。请继承多发。
现在好像有好多人在开发欧四标准的了。
先下载学习学习
明年要到国四了,应该不会按期实施吧。
EGR是怪异的替代品,匆匆的过客,钻空子的,不过钻的好,合理的利用了法律法规!短期利器啊
学习新技术,谢谢你的奉献。
国三车越来越多,要学习一下
学习学习
共轨好像很早就有了吧
好多人在开发欧四标准的了。
现在是国三时代。。。。。
原帖由 浪花 于 1-2-2009 14:02 发表
好像轿车都实行欧3了,国3合欧3的排放标准不一样,欧3要严格些

国3和欧3差不多吧,欧洲标准相对美国和日本要宽松一些,我们沿用了欧洲的标准,MS是。
无法下载还扣了我的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下了
谢谢分享
希望学更多东西!!!!
看到这么多人捧场,应该不错吧!
看不到..........................
很不错,看了之后最起码已经有个明确概念了
多谢楼主分享这么好的东西
共轨技术在国内的发展一定很快
及早掌握对将来有好处
终于能下载东西了,感谢楼主!
不错不错~~~~顶~~~~~谢谢!!~~~~哈哈!!
下载资料里面的照片怎么缺损呢
回复 1# hw372005


   顶了 看一下!!!学习 学习
谢谢楼主啦,看了还不错,对达到欧三采用的几种方法有一些了解了···
好东西   嘿嘿   整需要  谢谢
商用车明年好像才会全部强制国三吧~
谢谢哦
很久没来啦
再看看
和大家一起学习 努力中
有效                          现在国三还有市场吗    不是在往国四走吗
说起国3大家还真要得到更多的认识。现在据我知道的就是电控高压共轨系统了。也许是以后的发展方向。目前有博世’电装,德尔福这些厂家提供的系统比较多。博世比较多一点。其实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它的原理是根据汽油电喷演变过来的。
不知道里面都包括些什么内容.
楼主有没有关于LNG车的相关资料啊
现在客车,厢用车国三化,中国市场
貌似现在还有很多地方卖国二的呢!
商用车的发展也得随着排放标准的提高而有所改变,不然咱们的地球还是保不住。学习了!!!
尽管都在国四发展,但我很需要学习一下,先谢谢了
国四主流技术,SCR,期待········
这个设计真是不错。相对于电控高压共轨,单体泵两种技术,好象重汽的
直列泵加EGR发动机的价格和维护\维修费用比单
体泵还有优势,试制完装康明斯单体泵发动机的自卸车样车,
开发装EGR发动机的自卸了,电控高压共轨、单体泵两种技术的运用确实是好。
商用车那个车身流线型也设计的也不错。
好东西必须要顶。。。。
这个我一定要好好看看
刚刚从事商用车行业,多学点知识
辛苦了  不过不是做发动机的 学习
原来国二国三是根据排量来分的??我终于明白了,共轨技术是关键啊!!!
马上国四了,也没有相关资料,也来学习一下.
不现在已经到欧5 欧6了啊
等好好补充这方面的知识了
谢谢楼主……………………
天然气车欧五了,柴油欧四,有资料最好能共享一下
啊。。。。。。。。。。
现在国三的车都开始强制报废了,不知道有没有国四的资料
能详细一点吗,就几页的PPT呀
早看到这个帖子好了~到国四了~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6-7-2025 02:18 , Processed in 0.2768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