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搜索附件  
汽车工程师之家 附件中心 结构原理专业知识特区 『底盘设计技术-悬架系统』 乱答后非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和纵倾中心如何确定.doc
左侧广告
附件中心&附件聚合2.0
For Discuz! X2.5 © hgcad.com

乱答后非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和纵倾中心如何确定.doc

 

请教后非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和纵倾中心如何确定!:
请教后非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和纵倾中心如何确定!
按照下图一,纵臂前支点与横梁中心交点延长至后轮轴线上一点,然后与另一车轮接地点连线,左右同理,相交于一点即为侧倾中心。

如下图二形式的非独立悬架按照如上方式没法确定其侧倾中心,纵倾中心如何确定?

由于无法上图,请查附件!谢谢!

没人自己顶一下!
侧倾中心按照有关资料,应该为横向拉杆轴线与整车中心面的交点。不知对不对!
但纵倾中心如何确定,还需大家多多指教!
是不是所有的悬架都可以求出来纵倾 中心,还是只有某些可以求出来
个人觉得是先根据要求定这两个中心,再去定悬架的参数。。才翻两天的书,现在也是晕的。。求指教
c1/C2为前悬/后悬垂直线刚度,需要考虑纵倾时导向机构对纵倾的贡献(抗点头率n)
L为轴距,a1/a2为纵倾中心距前轴/后轴距离
车身的纵倾角度是由于前悬簧被压缩,后悬簧被伸长造成的,       
实际情况是我们不知道纵倾中心在哪里,(按科技文献说法侧倾中心和纵倾中心在不同的倾角下,位置不同)       
假设ma的惯性力引起的载荷转移F全部由囊承担,此时应使用当量刚度。(考虑机构的抗点头率n)       
实际情况是载荷转移F被推力杆抵消了n(前或后)使用簧刚度计算,结果相同。
以上是经验和数学模型推导的结果,未经实验验证。仅代表个人意见,       
欢迎砖家批证
研究单独前悬或后悬的纵倾中心实际上没有意义。(无法建立数学模型)只有整车才存在实际上的一个转动中心
aqq2000 发表于 28-3-2012 16:15
研究单独前悬或后悬的纵倾中心实际上没有意义。(无法建立数学模型)只有整车才存在实际上的一个转动中心

单独前悬或后悬只能说是研究整车的纵倾中心的参考对象,因为纵倾中心是动态的,随着轴荷以及车辆的加速度都会影响它的位置,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某一个或几个状态去研究分析,评估整车行驶系设计的合理性。如抗点头率的研究,就必须寻找纵倾中心。
”抗点头率“的数学意义相当于增大弹簧的线刚度(把推力杆的垂直刚度加进来)


顶一个吧,想看看双A臂的纵倾中心
学习了。不知道为啥我看不到图片
怎么请教问题,还需要别人花钱呢?
非常好,定,看看再说
aqq2000 发表于 28-3-2012 15:41
c1/C2为前悬/后悬垂直线刚度,需要考虑纵倾时导向机构对纵倾的贡献(抗点头率n)
L为轴距,a1/a2为纵倾中心 ...

求指导啊,能不能留个联系方式交流下啊
aqq2000 发表于 9-4-2012 02:11

下载附件还要扣分啊
没有钱看不到怎么办啊
抗点头率的计算真是头痛啊,资料总是不够详细,新手好心塞
这是个很好的,技术性问题,,,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9-4-2025 19:40 , Processed in 0.4880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