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汽车设计 > 查看内容

走进国III时代 商用车还要迈过三道槛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中国机械汽车人才网
PostTime:2-4-2008 20:32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今年7月1日,国Ⅲ排放标准将在全国全面实施,对于商用车市场的影响之大,不是乘用车市场所能比拟。技术的跨越,巨资的投入,市场的推广,2008年商用车市场依然风云变幻。

  舶来的国Ⅲ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路更遥

  排放技术标准国Ⅱ向国Ⅲ的过渡,不仅是发动机从机械式发动机向电子式发动机的跨越,更是整车技术各零部件及总成如燃油喷射系统、电器系统、进排气系统等关键技术全方位升级。

  由于我国汽车工业起步晚,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在这一技术的关隘上,国内重头汽车企业几乎清一色选择与国外合资合作,或直接引进为我所用。

  自2005年国Ⅲ排放标准颁布以来,以发动机为核心的国Ⅲ技术合作研发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汽大柴和道依茨合资生产的CA6DE4、CA6SF3、CA4DC2三个平台产品,朝柴引进万国的NGD3.0柴油机,云内的增压中冷系列柴油机,潍柴的蓝擎系列,康明斯电控ISLe系列和BGI天然气发动机,还有上柴,扬柴和玉柴等等都有达标国Ⅲ产品。江淮、福田、帅铃、欧马克等汽车企业新产品早已陆续投放市场,解放、东风、重汽通过自身的技术革新已经提前开始了换代。华菱、格尔发、汇众等新兴势力更是信心十足。

  引进欧洲先进客车生产技术的中通客车股份公司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坦言:“国Ⅲ排放标准的实施,目前对于中通已经不存在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更多是在市场推广方面。”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都如此信心十足。“市场上真正达到国Ⅲ标准的车型不多”,东莞江铃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双联认为,就目前轻卡市场来说,能够提供达标的国Ⅲ产品主要有江铃、庆铃和羊城三家,其他商家也有部分是国Ⅲ产品,型号也较少。

  甚至,还有不少柴油商用车企业并非合资企业,技术基础薄弱,至今仍然无从掌握国Ⅲ产品电控的核心技术,导致企业生产出的国Ⅲ柴油汽车的综合性能较差,燃油消耗较国Ⅱ产品高出约5%至20%,产生了“减排不节能”的问题。专家甚至担心:市场上会出现偷梁换柱现象,以次充好。

  成本拉升价格,需求平缓

  国Ⅲ商用车的高成本拉动价格上升成为焦点。

  “国Ⅲ排放标准的实施对重卡企业影响很大。”福田汽车一高层声称。中国重汽相关专家也分析,国Ⅲ产品使得重卡生产企业提高了20%左右的成本,预计重卡产品将整体上涨2万至6万元,上涨幅度在10%至15%。加上08年钢材,橡胶和玻璃等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银根紧缩,势必也会挤压利润空间。2月福田汽车上市新闻发布会上推出瑞沃、时代金刚系列国Ⅲ新品,价格已经比老款车上涨了2万元以上。专家预计,商用车市场价格仅因国Ⅲ标准一项,就将普遍上涨2万~10万元左右。

  除了国Ⅲ标准带来的成本及销售压力外,不少企业上半年还将面临清理国Ⅱ库存的巨大压力。于是国Ⅱ降价,国Ⅲ花样促销,2008价格战已经打响。

  本报记者从中通客车股份公司获悉,市场推广是他们今年面临的主要问题。中通对于国内市场策略是“逐步推进,平稳过渡”;对于海外市场则积极开拓以扩大销售量。

  对于销售状况,中通进一步透露:受价格以及国Ⅲ实施的影响,3月份国Ⅲ国Ⅱ都有相当销量,国Ⅲ需求平缓,国Ⅱ的销售势头比国Ⅲ要足,北方市场比南方市场足。

  当然,也有业内乐观人士看法:我国08年经济仍持续高速发展,商用车市场总体需求依旧强劲。

  商用车产销统计数据表明,虽然今年2月份比1月份整体产销量略有下降,但比去年同期还是大幅增长。2月份,客车销售2.03万辆,同比增长10.91%;货车销售15.44万辆,同比增长27.94%。

  配套滞后,损害减排效益

  如果说走向国Ⅲ,核心技术基本已经解决,市场需求空间尚存,那么引起业界专家普遍关注的还有两个瓶颈:售后服务水平及柴油油品适应性。

  由于国Ⅲ柴油机特殊的供油系统,相当时期需要全部集中在4S店维修,4S店的维修工作量将倍增,而且完全掌握国Ⅲ机型诊断能力的服务站不足5%。售后服务体系需要构建和完善的过程。这段时期要走多久,国Ⅲ车售后的缺失必然会阻碍标准执行的进程。

  与先进柴油技术密切相关的是油品配置问题。前段时间出现的大面积柴油短缺,已经表明油品供给严重不足,更何谈保证质量的匹配。按照中石化、中石油的生产情况,预计2009年年底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供应国Ⅲ用柴油,目前只能满足北京、广州、上海等局部地区的供应需求。这样一来,相当长时间内,新型的柴油机与柴油品质不一致而存在缺口。业界普遍认为,燃油和车辆时间空间上都存在割裂,欠缺合理性。

  就在过渡时期国Ⅲ车能否喝国Ⅱ油的问题,业内争议不断。本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油品专家王良驹先生:“要保证国家规定的达标排放,必须保证汽车出厂设置的稳定排放;车油不匹配,势必损害减排效益!”他对车油不匹配不仅耗油,排放超标,并损坏机车观点表示赞同。

  “配置滞后严重,一定程度上使国Ⅲ的减排目标沦为空谈。”王良驹先生忧心忡忡的说。

  商用车即将行使在国Ⅲ标准节能减排的康庄大道上,7月1日,还只是开始,风雨兼程,任重而道远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7-11-2025 08:34 , Processed in 0.2902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