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控制转向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Kasselmann等试图将转向盘与转向车轮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即电子转向系统),但由于当时电子和控制技术的制约,电子转向系统一直无法在实车上实现。奔驰公司于1990年开始了前轮电子转向系统的深入研发,并将其开发的电子转向系统应用于概念车F400Carving上。世界其他各大汽车厂家、研发机构(包括Daimler-Chrysler、宝马、ZF、DELPHI、TRW等)以及日本的光洋(Koyo)精工技术研究所、日本国立大学、本田汽车公司等也先后对汽车电子转向系统做了深入研究。目前许多汽车公司开发了自己的电子转向系统,一些国际著名汽车生产商已在其概念车上安装了该系统。 日本Koyo技术研究所根据他们自己的研究试验结果,利用电子转向系统进行主动控制的汽车,在摩擦系数很小的坚实雪地上进行蛇行、移线、侧向风试验中基本按照预定的轨迹行驶,比传统转向系统在路线跟踪性能上有较大的提高。在对开路面上进行制动试验也能基本保证汽车的直线行驶,制动距离也大大缩短。 日本大学和本田汽车公司在汽车电子转向系统方面也做了一些理论工作和模拟器试验研究。他们从人—车闭环系统特性出发,设计了理想的转向系统传动比,使汽车的稳态增益不随车速变化,并重点研究了驾驶员角控制特性和力控制特性对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影响。 宝马汽车公司的概念车BMWZ22,应用了SBWS和BBW(Brake-By-Wire)技术,转向盘的转动范围减少到了160°,使紧急转向时驾驶员的忙碌程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 目前由于汽车供电系统的因素,转向电动机难以提供较大功率,现阶段电子转向系统的研究以及近期的应用对象主要针对轿车。要在重型载货汽车上应用,还必须采用液压执行机构。随着蓄电池技术的发展和42V电子设备在汽车上的应用,全电子转向系统将应用到中型和重型车上。目前,42V电源已经在一些概念车上得到应用,通用的“自主魔力”和Bertone的“FILO”都采用了42V电源。 国内动力转向器目前还处于机械—液压动力转向阶段,对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了系统结构方案设计和系统建模及动力分析等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实用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子转向系统。 二、EPS的组成原理和分类 (一)EPS的组成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在传统机械转向机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通常由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器、电动机、电磁离合器和减速机构等组成[5]。Alto汽车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
(二)EPS的原理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是利用电动机作为助力源,根据转向参数和车速等,由微机完成助力工作的,其原理可概述如下。 不转向时,电动机不工作;当操纵转向盘时,装在转向盘轴上的转矩传感器不断检测转向轴上的转矩,并由此产生一个电压信号,该信号与车速信号同时输入电子控制器,由控制器中的微机根据这些输入信号进行运算处理,确定助力转矩的大小和方向,即选定电动机的电流和转向,调整转向的辅助动力。电动机的转矩由电磁离合器通过减速机构减速增矩后,加在汽车的转向机构上,使之得到一个与工况相适应的转向作用力。 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核心是一个4kBROM和256kBRAM的8位微机。 转向盘转矩信号和车速信号经过输入接口送入微机,随着车速的提高,通过微机控制相应地降低助力电动机电流,以减少助力转矩。发动机转速信号也被送入微机,当发动机处于怠速时,由于供电不足,助力电动机和离合器不工作。点火开关的通断(on/off)信号经A/D转换接口送入微机,当点火开关断开时,电动机和离合器不能工作。微机控制指令经D/A转换后送入电动机和离合器的驱动放大电路中,控制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和离合器的结合。电动机的电流经驱动放大回路、电流表A、A/D转换接口反馈给微机,将电动机的实际电流与按微机指令应给的电流相比较,调节电动机的实际电流,使两者接近一致。 << 前一页 下一页 >> |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共0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