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汽车设计 > 查看内容

自主品牌ABS产业化艰难 关键技术攻破还需合力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job.cartech8.com
PostTime:31-7-2009 16:44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1996年,我们申请到ABS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得到一些企业的支持,于2003年4月通过国家鉴定。到目前为止,只有浙江亚太一家企业生产出了合格的ABS产品,每年有10多万套的销量,当时合作的其他企业还不能批量生产。有了技术却不能实现产业化,这是制约我国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的一大问题。”近日,谈及制动系统自主化的问题,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颇为无奈。据了解,他所谈及的项目曾获2005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为何我国已掌握的制动系统核心技术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自主技术实现产业化有哪些障碍?

跨国公司用价格打压国内企业

万安集团副总经理裘敏勇告诉记者,国外ABS技术已非常成熟,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凭借在国外的批量化、规模化配套,跨国公司的ABS成本比国内企业低。国内企业生产一套ABS的成本为800元左右,目前大部分企业只能进入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配套体系。跨国公司给自主品牌整车厂配套的报价已经降到500~600元一套,给国内相关企业造成极大的竞争压力。

“跨国公司的产品本身就具有品牌优势,再加上价格比国内产品便宜,整车厂更愿意采用他们的产品。这样一来,我们进入乘用车配套体系更为艰难,没有大批量供货的机会,技术和质量无法持续改进,很难快速发展。”裘敏勇说。

掘宋健介绍,当国内没有自主品牌ABS的时候,博世等品牌的ABS一套卖到1500元,现在在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下,其价格降到五六百元一套。国内制动系统生产企业的电子制动系统规模上不去,成本下不来,使得整车厂不愿选择国内产品。

产学研结合有难度

瑞立集团有限公司规划部部长张孝堂坦言,要想产学研结合,企业就得花钱,一些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不高。高校具有研发优势,但按照研发程序,从理论样机、试验样机到产品样机周期太长,且不一定能市场化。实力不雄厚的企业往往不愿投入这么长时间和巨额资金去做研究。

裘敏勇说,研发成果产业化很艰难。我国商用车自主化程度高,所以自主品牌制动系统在商用车领域应用较多,市场份额已超过国外品牌。但在乘用车领域,国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要进入其配套体系十分困难。没有整车厂的支持,自主品牌ABS实现产业化就无从谈起。

宋健告诉记者,他们自主研发的ABS产品打破了长期以来德、美企业垄断国内汽车ABS市场的状况,使ABS的匹配费用和产品价格下降,进一步降低了整车成本,但近几年并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在完成研发工作后,产品还得靠企业生产,企业的样品可以做得很好,但一小批量生产可靠性的问题就暴露出来。这说明除研发之外,制造工艺和产业化的攻关非常重要。

“民营企业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不少企业觉得投入的风险太大,目前的产出又很小,不愿再投资。除浙江亚太外,2007年底,武汉元封公司开始进入ABS生产领域,建设规模很大,设计的一期工程产能为50万套,二期产能200万套,但其目前出现了很大的资金缺口,贷款很困难,能不能建起来还是未知数。”宋健说。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12下一页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3-11-2025 23:15 , Processed in 0.3114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