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汽车设计 > 动力系统 > 查看内容

柴油机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job.cartech8.com
PostTime:8-8-2009 11:51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发电用柴油机是车辆、传播及工程机械用柴油机的变型产品,因而电控技术的发展必然受到主要产品的影响,进入20世纪后期,由于柴油车废气污染物排放法规和汽油车一样日趋严格,同时改善柴油机经济性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汽油机电控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对柴油机电控技术——电子喷射进行了开发和研究,并初步投入使用。电子喷射技术与电子调速技术既有相同点,有又有根本的区别,电子喷射还具有用电信号控制喷油时刻、喷油压力,完全取消了燃油系统中的机械结构。

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BOSCH公司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其特点是系统中有一公共高压油轨,用高压(或中:压)输油泵向公共油轨中泵油,用电磁阀对油轨中的压力进行调节。高压(或中压)的柴油由公共油轨分别通向各缸喷油器,由装在喷油器内的电磁阀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正时,喷油压力或直接决定;于共轨中的压力,或由喷油器中的增压活塞对从:公共油轨来的燃油进行增压。共轨式电控喷油系统可以同时控制喷油量、喷油正时、喷油压力、喷油速率,且能实现高压喷射满足排放要求。同时,早元采用传统高压油泵一高压油管一喷油器的喷油系统柴油机上使用,结构变化很小。

二是、PERKINS公司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它是在BOSCH公司电喷系统基础上的改进。该系统无高压油泵,电喷系统主要由电子控制模块、高压润滑油供应泵、喷注压力调节阀、喷油器等组成。其传感器包括:曲轴位置传感器、增压压力感应器、喷油压力控制传感器、润滑油湿度传感器、水温传感器、油压传感器。

随着柴油技术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柴油机的无穷魅力:高扭矩、高寿命、低油耗、低排放,柴油机成为解决汽车能源问题最现实和最可靠的手段。

如今欧洲每推出一款新车都会配有柴油发动机的车型,而在中国能够实现这一举措的可能只有一汽-大众公司。但一个不争的现实摆在了我们面前:随着能源危机,温室效应的逐渐增加,人们对动力性要求的提高,尽管电子燃油喷射已经被广泛使用,仅仅靠汽油车的解决方案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在汽车工业的腹地——德国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柴油发动机的研究。即使在国内,目前采用柴油机也只有10余款,分别为捷达、宝来、奥迪、开迪、江淮瑞风等5款乘用车,福田冲浪、江铃陆风、华泰特拉卡、上海万丰、辽宁曙光等5款SUV。瑞风柴油车所搭载的2.5升柴油机是引进韩国现代汽车公司D4BH发动机,而一汽-大众的4款柴油乘用车均采用德国大众与博世公司合作的柴油机,这5款柴油乘用车全部是柱塞泵、泵喷嘴技术。

柴油机的优点是:省油、环保、动力强、经济、维修方便,只要解决缺点就具有更大的市场前景,而实现电控柴油机的方案现在看来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措施。实现柴油控制有三条技术路线图,分别是单体泵、泵喷嘴和高压共轨。目前主要的国际汽车配件供应商都在进行着柴油共轨喷射系统的开发,如:博世、德尔福、西门子、电装公司、VDO和玛格纳-马瑞利公司,它们是全球主要的共轨喷射系统供应商,而目前在国内生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的还只有博世一家。下面分别介绍三种技术:

泵喷嘴技术

优良的混合气是提高柴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率、噪音率的关键因素。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123下一页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2-9-2025 06:32 , Processed in 0.3764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