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清洁汽车 技术创新进入发展关键期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我国清洁汽车 技术创新进入发展关键期
编者按:10月25日,由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北京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展览会暨清洁汽车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近期本报将根据此次车展体现的技术趋势,以及研讨会的热点问题,对当前我国清洁汽车的技术走向与发展状况进行报道。 10月25日,清洁汽车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离论坛会场不远的北京农展馆里,正在举办第五届北京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展。尽管展出的100多辆节能环保汽车中,已经量产的寥寥无几,大多还处于概念推出和技术开发阶段,离市场还有相当的距离,但记者从论坛的发言中,明显感觉到各方发展清洁汽车的坚定信心。 由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主办的北京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展览会暨清洁汽车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前身是北京国际电动汽车及代用燃料汽车技术交流、研讨会暨展览会,从1996年至今共举办了五届。与前四届相比,今年的展会和论坛少了争论、怀疑、观望和试探的成分,随着我国清洁汽车研发与示范推广工作的逐步推进,清洁汽车技术进入发展关键期。 车用能源多元化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都将发展安全、经济和清洁的车用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和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专项计划、出台扶持政策等措施,推动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 今年年初,欧盟通过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到2020年,欧洲的能源消耗将减少20%,温室气体排放至少减少20%。届时,欧洲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达到20%,交通燃料中生物燃料所占比重将达到10%。 今年年初,美国总统布什提出未来10年美国能源多样化目标。即未来10年内,美国将通过开发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汽油消耗量减少20%;到2017年,美国生物燃油等替代燃料的产量将达到350亿加仑。 目前以石油为主的汽车燃料结构,正在逐渐转向以节能环保为目标的车用能源多元化的总体结构。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在本次论坛上再次强调,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应该是“清洁、高效、多元、可持续”。 多项支持政策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11月1日,《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正式实施,目的是“更好地管理这一对中国节能战略意义越来越重要的行业”。在去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和“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分别列入优先主题和前沿技术。今年6月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和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 此外,财政部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国家开发银行对节能环保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也给予高度关注,国家电网公司对电动汽车的应用也给予很大支持。 可以看出,我国有关清洁汽车发展的政策正逐步清晰、细化,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清洁汽车的发展已经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的重视和支持。 发展战略兼顾眼前与长远 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组组长欧阳明高提出了一个既兼顾眼前又注重长远、互动并行的双重战略。即:实施一个过渡的战略,优化现有的车用能源动力系统,发展节能汽车;开发新一代车用能源动力系统,发展新能源汽车。 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李万里介绍了清洁汽车技术路线的三个重点:开发和推广先进的内燃机与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燃烧混合技术,推动动力系统的技术转型;研发和应用气体燃料、煤基燃料和生物燃料,促进交通能源来源的多样化,研究燃料混合(掺烧)技术,同时有步骤地推行基础设施的扩展和转型;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研究输出功率混合技术,促进电动汽车技术创新与重点跨越。 据了解,明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将有一批电动汽车投入使用;“十一五”结束之前,我国清洁汽车有望实现产业化。 |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共0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