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汽车设计 > 动力系统 > 查看内容

分析:自主创新基础薄弱核心技术没有突破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job.cartech8.com
PostTime:19-9-2009 21:20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一些专家因此强调,现在“弯道超车”的类似提法很多,但要提高自主技术创新的含金量,就必须把基础打扎实了,补好“短板”才能升级产业。东风汽车技术中心首席总工程师陈赣举例说:“多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走了一条重整车引进生产,轻零部件生产研发的道路,这就陷入了国外企业扼杀中国机床企业的‘陷阱’。最近10多年来,国外低价倾销机床,把国内原来有很强研发能力的‘工业母机’机床厂给打垮了。从零部件瓶颈上直接遏制了中国整车自主创新的能力,如果从投融资和产业链上加大力度,随时有可能凭借着对零部件产业的掌控来打垮中国汽车产业。”

提升自主创新亟待“化整为零”

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陈建贤说,日本战后有个汽车振兴法案,首先就是做零部件产业。有了这个基础,通过给美国公司配套后,日本汽车企业的整车生产就比较顺利地建设起来了。东风自己生产卡车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零部件东西都是自己生产,实验室都在自己身边,但现在除了总装厂和车身厂,其它都是购买的。此外,美国的通用、福特两大汽车巨头也是做零部件起家的。

负责电动车项目的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许永红说,我国研发电动车,发现某些零部件在国内只能找到一家进行配套,这对整个产业来说肯定是不利的,产品的质量、价格都会受到影响。像北京中纺锐力公司的电机产品,在国内电机行业的市场份额占到了80%左右。

玉柴工程研究院院长助理周孙海认为,内燃机电喷技术和高压共轨技术是遏制我国汽车产业的两大难题,涉及材料学、工艺设计学、动力学等诸多领域,仅靠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理论研发无法解决迫在眉睫的产业提升难题,应该尽快采取龙头企业牵头、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和注资扶持的方式,加快对此类技术的攻关。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12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3-9-2025 06:08 , Processed in 0.3675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