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汽车设计 > 动力系统 > 查看内容

为什么中国品牌造不出自动变速箱?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liuxianglong 作者: 爱车兵团来源: 说客
PostTime:6-12-2016 20:04
作者:爱车兵团 对于现在的中国品牌车型来说,自主研发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来是为了让车型得到更好的发展,二来则是为了摆脱配件对产能的束缚。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对于现在的中国品牌车型来说,自主研发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来是为了让车型得到更好的发展,二来则是为了摆脱配件对产能的束缚。

  但就现在而言,中国品牌在核心三大件的研发还有所欠缺,尤其是自动变速箱方面的研发愈显落后。如使用长城自主研发的4G15B发动机的哈弗H6,在变速箱方面却使用的是来自韩国品牌HPT的6AT变速箱,使用江淮自主研发的HFC4GB2.3D发动机的瑞风S3,在变速箱方面却使用来自比利时邦奇PUNCH的CVT无级变速箱。

  据统计,中国品牌使用自主研发自动变速箱的车型仅为5%,其余95%的车型都是使用国外品牌的自动变速箱。那为什么中国品牌在自动变速箱发展方面会如此艰难呢?

  研发难度大

  在如今的汽车市场来看,自动变速箱的技术专利一直掌控在国外的一些大品牌手里,如爱信、采埃孚、博格华纳、杰科特等。而中国品牌则必须要打破这些品牌的专业壁垒,避开专利,开创出新的发动机技术,对于发展仅有几十年的中国品牌来说,难度确实非常大。

  研发成本高

  自动变速箱的研发成本非常高,经常会出现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的情况,这样的情况非常容易拖慢车型的发展。所以,有些车企会选择变速箱转卖出去,因为仅靠一家的整车产能,根本不能把自动变速箱的研发成本赚回来。

  研发周期长

  自动变速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械配件,从换挡逻辑到齿轮的契合度,不仅会影响操控感,还会影响整车质量,所以自动变速箱的研发周期变得非常长。而且在技术的突破上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要在自动变速箱上增加一个档位,那就意味着必须重新开发全套软硬件,即使已经开发出来了,但由于过长的研发周期,导致失去竞争力。

  虽然自动变速箱的研发非常困难,但有一些中国品牌还是致力于自动变速箱的开发,毕竟想要冲破束缚,让中国品牌车型得到完全的独立,自动变速箱这一环是一定要攻破的,所以下面兵哥就来介绍几款自主研发变速箱。

  吉利的6AT

  吉利从早期的三菱发动机和4AT到中期自主研发发动机,采购比利时邦奇CVT变速箱,再到如今收购DSI后自主研发6AT变速箱,吉利在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在未来的日子里,吉利将会融合沃尔沃的双离合技术,自主研发7DCT变速箱。而如今使用吉利自主研发自动变速箱的车型有:博瑞、博越、帝豪GS、帝豪GL等。


  比亚迪的6挡双离合变速箱

  在2011年的下半年,比亚迪宣布,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台双离合变速器在深圳坑梓工业园投产下线。但这其中的研发难度难以想象,由于技术出口的限制,比亚迪想要得到双离合变速箱两大核心机构双离合器模块和变速器大脑TCU,必须要等到2014年后,而比亚迪深知技术发展必须要快,所以自己攻破了双离合模块和TCU,彻底摆脱了变速器核心技术的束缚,在2011年的比亚迪G6就已经搭载了6挡双离合变速箱。


  奇瑞的CVT无级变速

  奇瑞算是国内自动变速器的先锋,也是中国唯一拥有CVT无级变速箱研发和大量生产力的汽车企业。而在2014年,奇瑞又自主研发出4AT,虽然在如今这个6AT满地跑的市场上,奇瑞的4AT显得有些落后,但这种知难而上的精神还是值得赞扬的,而且对于奇瑞来说,要跟上自动变速箱的发展脚步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山东盛瑞传动

  对于山东盛瑞传动这个名字可能比较陌生,但说到陆风的8AT变速箱,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而这款变速箱就是山东盛瑞传动在2013年自主研发的8AT变速箱,同时取得中国自主专利。尽管这款变速箱在表现上仍有所欠缺,但自主研发的8AT变速箱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这也使中国成为继德国ZF、日本爱信、韩国派沃泰之后,成为世界第4个拥有8AT的国家。


  除了以上比较有代表性四款自主研发自动变速箱外,还有其他的自主研发自动变速箱,兵哥就不再一一赘述了。虽然自动变速箱的研发道路非常艰辛,但中国品牌车型想要冲破进口配件的束缚,自主研发这一环是比不可少的,而从现在的发展来看,中国品牌这自动变速箱这方面的投入还是比较积极的,未来的发展也会变得更好。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3-5-2025 23:22 , Processed in 0.3847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