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行业锐评 > 查看内容

环比增加59.41% 同比增加40.45%今年1月份全国乘用车上牌逾62万辆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本站原创
PostTime:6-4-2008 20:34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上牌数量是显示机动车保有量实际增加的数据,因而备受汽车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记者最新获悉的权威部门统计的2008年1月份国内乘用车(包括轿车、SUV、MPV,不含交叉型乘用车,下同)上牌数量数据显示,2008年1月份乘用车上牌总数为62.6382万辆,比2007年12月的39.2937万辆增加23.3445万辆,环比增幅高达59.41%;比2007年1月的44.5955万辆增加18.0429万辆,同比增幅高达40.45%。
    二三级市场乘用车上牌数量增幅最大
    近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由于每年1月份都处在春节前的购车高峰期,加之上年12月下旬购车的许多消费者也会在来年1月初上牌,因此1月份大都是全年乘用车上牌最多的月份。
    对1月份乘用车上牌情况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如下特点:
    ——各地上牌数量全面大幅增加。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今年1月份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乘用车上牌数量都出现大幅增长。其中,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上牌量超过1万辆(去年1月份上牌量超过1万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17个)。
    ——经济发达地区上牌数量最多且增量最大。1月份,同时具备经济规模大、人口数量多两个决定因素的广东、山东、江苏、浙江4个省的上牌量均超过5万辆,分列上牌数量的前4位;同时,与去年同期相比,这4个省的上牌增量也明显大于其他省份。其中,广东增加2.65万辆,山东增加1.4万辆,江苏增加1.2万辆,浙江增加0.9万辆。
    ——二三级市场的增幅最为明显。数据表明,大部分处于二三级市场的省份上牌量增幅十分明显,河北、四川、福建、辽宁、黑龙江、陕西、广西、海南8省区上牌量同比增幅均超过50%;河北、四川两省上牌数量同比分别增加1.44万辆和1万辆。
    ——处于偏远地区的四五级市场上牌量同比出现成倍增加。1月份上牌数据表明,新疆、西藏、青海、宁夏、贵州、甘肃等地处偏远省区的上牌数量较去年同期有了明显增加,其中新疆增加63%,青海增加1.45倍,西藏增加2.7倍。
    中等城市上牌数量明显增加
    1月份的数据还显示,就全国范围来看,省会、首府所在城市或地区性的中心城市,无论上牌的绝对量,还是上牌的增加量普遍出现较大增长,已经成为支撑我国乘用车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上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显示,1月份上牌数量超过5000辆的地级以上城市(包括副省级及地厅级城市,不包括直辖市)共有26个(去年1月份上牌量超过5000辆的地级以上城市是15个)。在这2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除了成都、郑州、武汉、太原、昆明这些地区性的中心城市外,其余21个城市都位于沿海的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在新增的上牌量超过5000辆的11个城市中,除了太原和武汉外,其余9个都位于沿海的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其中河北3个,山东3个,辽宁2个,福建1个。
    另外,一些过去经济不太发达的城市,像山东的潍坊、临沂,浙江的金华等,1月份的上牌量都超过了6000辆。
    中级车是汽车消费的主流

对全国乘用车上牌数量的分析表明,无论是车型的数量,还是上牌的绝对量,中级车都占有明显的优势,这说明目前中级车是最受市场欢迎的车型。
    1月份上牌量超过1万辆的车型有15个。在这15个车型中,中高级车有两个(凯美瑞、领驭),中级车有10个(捷达、伊兰特、桑塔纳、凯越、卡罗拉、福克斯、福美来、比亚迪F3、思域、速腾),小型车有3个(夏利、QQ、思迪)。
    虽然1月份高级车上牌量没有超过1万辆的车型,但其主流品牌车型的上牌量也在迅速上升。比如,奥迪上牌8017辆,同比上升79.3%;皇冠上牌6025辆,同比上升49.28%;天籁上牌5092辆,同比上升28.6%。
    主流车型上牌量的地域特征明显
    对全国不同地区上牌情况的分析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观念及购买能力的差异,我国汽车消费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总的特点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是高级车和中高级车消费最集中的地区;而作为进入寻常百姓家车型的一部分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中级车,在沿海省份的上牌量也足够大;小型车在该地区的份额相对较小。
    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中部地区省份近年来对乘用车的需求急剧增加,但目前消费的主流还是中级车及小型车。这些地区中高级车及高级车的需求增加幅度很大,但因基数较小,上牌的绝对量仍低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一些,特别是由于汽车进入家庭刚刚起步,集团购买在该地区的汽车消费中还占有较大比例,中高级车、中级车及小型车都有着不同的消费群体。因此,除了高级车上牌数量明显较少以外,其他级别车型的上牌数量看不出明显的差别。比如,1月份新疆上牌8808辆,但不同级别车型(不含高级车)的上牌数量却无显著差别,而且集中度较高:中高级车主要集中在凯美瑞、雅阁这两个品牌,中级车主要集中在捷达、桑塔纳、伊兰特、凯越这4个品牌,小型车主要集中在夏利、羚羊、吉利金刚、奇瑞QQ这4个品牌,每个品牌的上牌数量都在百辆以上;而相比之下,一些在内地颇受追捧的新上市车型,或者由于知名度低,或者由于消费者有售后服务不便的顾虑,在新疆的上牌量往往非常有限。
    经济发达的广东、浙江、北京、山东、江苏、福建、上海等沿海省市多次出现在高级、中高级两个细分市场主流车型上牌量的前6名中,说明经济发达程度是决定乘用车消费档次的关键因素。
    对1月份中级车的4个主流车型上牌量的分析表明,作为“老牌”中级车的捷达,上牌量的前六名全部在北方。这一方面说明其在北方的基础牢固;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越来越多的新车型上市,捷达在其他地区的市场受到很大压力。
    作为中级车市场的新军,凯越、卡罗拉和福克斯在沿海地区已经牢牢扎下了根。虽然近年来在中部及西部地区这些主流中级车型的市场份额迅速增长,但从上牌的绝对量上看,还难与沿海省份抗衡。这可以从凯越、卡罗拉和福克斯3个主流车型上牌量前六名中,只有河南在凯越的上牌数量中排名第六,其余17个座次全是沿海省市的天下得到佐证。因此可以认定,目前中级车的主要市场仍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但从发展的眼光看,中部地区很快将会成为主流中级车型的主要增量市场。

和“老牌”中级车捷达的境遇相似,“老牌”小型车夏利的市场也先后受到了来自飞度、QQ、思迪、奔奔等小型车新军的压力。这一点可以从夏利上牌量前六名省份都在北方而得到证实。由于小型车的性能、价格更适合经济尚不发达的中部地区的购买能力和消费需求,所以小型车在中部地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另外,在经济发达地区,除了飞度上牌量较多以外,其他几款小型车表现平平。
    为何上牌量与权威销售数据有差异
    牌照管理部门统计的乘用车(不含交叉型乘用车,下同)上牌数据显示,2007年12月份乘用车上牌总数为39.2937万辆,2008年1月份乘用车上牌总数为62.6382万辆;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乘用车销售数量显示,2007年12月份乘用车销售数量为54.65万辆,2008年1月份乘用车销售数量为54.87万辆。相比之下,2007年12月中汽协公布的乘用车销售量比当月牌照管理部门统计的上牌量多出15.36万辆;而2008年1月份牌照管理部门统计的乘用车上牌数量却比当月中汽协公布的销售量多出7.77万辆。
    为什么乘用车同一个月的上牌量与销售量数据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记者请教了一些汽车生产企业、有形市场及汽车经销商,他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统计样本的内涵不同。相对于汽车流通领域的终端销售量,中汽协的销售数据中相当一部分仅仅是“批发”到经销商手中,并非是当月终端销售的准确数据。牌照管理部门统计的是当月完成上牌手续的数据,其中有一部分是上月实现终端销售的车。这两个因素造成上牌量与销售量数据的不一致。
    二是汽车生产企业采取“压库”措施造成销售数据失真。每年的12月份,部分汽车生产企业为更好地“完成”年度销售任务,经常会采取“压库”的做法,要求经销商超量进货。这些“压库”的车虽然已经统计在中汽协的销售数据中,但一部分却压在商家的库中,并没有及时销售出去,所以不可能反映在牌照管理部门统计的上牌数据中。上牌量与销售量数据相去甚远的问题往往在每年的12月份和下一年的1月份表现得尤其突出。
    三是部分经销商完成年度销售任务有困难,为了拿到“返点”,不得不采取“超量进货,分批消化”的办法,即12月份大量进货,来年一季度再减少进货。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反映到中汽协的销售量统计数据上就是“先高后低”:当年12月份销售量数据猛增,来年1月份的销售数据下降;而由于春节前的购车高潮都会出现在每年的1月份,所以每年1月份牌照管理部门统计的上牌量都会大大高于中汽协统计的销售量。
    综上所述,由于中汽协的销售数据具有“超前性”,其中一部分仅仅是“批发”到经销商手中,包括厂家“压库”、商家“寅吃卯粮”的部分,这部分车并未实现终端销售;而牌照管理部门统计的上牌数据往往具有“滞后”性,因此,当月的上牌数量可能会出现高于或低于市场终端销售实际数量的情况。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8-9-2025 11:37 , Processed in 0.2338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