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能源车 > 燃料电池 > 查看内容

丰田:燃料电池车普及的最大障碍是氢气站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中国机械汽车人才网
PostTime:9-4-2008 20:08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在美国萨克拉门托举行的“NHA Annual Hydrogen Conference”于08年4月2日上午举行了第三场专题研讨会“Vehicle and Infrastructure”。以美国GM、丰田汽车、本田以及德国BMW等著名汽车厂商为首,加利福尼亚州普及燃料电池的非营利团体——加州燃料电池联盟(California Fuel Cell Partnership)、荷兰壳牌氢公司(Shell Hydrogen)以及美国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发表了演讲。

  丰田汽车FC开发本部FC技术部长河合大洋发表了演讲。他谈到了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从家用电源充电后即可作为电动汽车行驶一定距离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并介绍说,丰田汽车也在进行开发,但电池的能量储存能力仍比汽油以及氢燃料低很多。

  丰田认为,在美国,即使将所有车辆替换为充电一次后可行驶20~40英里(32~64km)的PHEV,以美国的行驶方式,能源消耗量也只能减少 20~30%。这表明了一种见解:虽然人们希望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减少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但仅凭PHEV最多只能降低20~30%的能耗。

  以燃料电池车以及PHEV为代表,丰田正在进行可支持各种能源的车辆开发,丰田认为所有这些车辆都需要混合动力技术。在燃料电池车方面,经过改进的该公司燃料电池车“FCHV”,目前填充一次燃料可行驶300英里以上的距离,并可在-30℃温度下起动,今后需要在提高耐久性及可靠性的基础上,继续降低成本。

  另外,作为面临的课题,丰田强调说,如果没有加氢站,燃料电池车无法普及。对于这一点,该公司介绍了日本的情况:在FCCJ(燃料电池実用化推進協議会)主导下,汽车厂商与能源企业达成了协议,双方将联手促进旨在2015年普及燃料电池车的活动,同时还希望美国也着手采取同样的措施。

  “NHA Annual Hydrogen Conference”4月2日下午召开了第五场分组会议“Moving Hydrogen Vehicle Into Commercialization”。会上,美国通用、德国戴姆勒、德国宝马、丰田汽车及本田发表了演讲。

  丰田汽车FC开发本部FC开发部主管广濑雄彦发表了演讲。广濑表示,对于环保问题来说,只是讨论技术的优劣毫无意义,如果社会上采用优秀技术的汽车为数不多,是不会有效果的。因此需要设计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商品,但基础设施不完善,连氢气站都没有的话,也不会得到普及。

  广濑引用探究电动汽车未得到普及原因的纪录片《Who killed Electric Car》的内容,将汽车普及所需要的五大要素替换成燃料电池进行了说明。具体来说,燃料电池车的普及需要满足以下五大要素:(1)燃料电池车的成本、(2)车内空间的确保、(3)燃料的价格、(4)氢气站的普及、(5)竞争技术未能进步。广濑表示除(4)以外的各项都不成问题。

  广濑强调,燃料电池车自身的课题通过汽车厂商的努力可以解决,而氢气站的普及仅靠汽车厂商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广濑呼吁能源企业及行政部门给予支持,以推动氢气站的普及。

  广濑还表示,在燃料电池车上市之前,最重要的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此后,应通过尽快增加燃料电池车来削减汽车成本和基础设施维护成本,从而与消费者的利益达到一致。但是,为了减轻致力于氢气站的能源企业的亏损,政府等部门需要出台财政政策。

  另外,为实现燃料电池车的普及,与给予用户财政方面的鼓励相比,更重要的是采取一些能够惠及个人的鼓励政策,比如开通专线,提供停车场优惠措施,允许在为减排尾气而限制车辆及收费的地区通行等。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3-11-2024 08:11 , Processed in 0.1495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