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行业锐评 > 查看内容

国产配套未必与汽车零部件分羹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中国机械汽车人才网
PostTime:13-4-2008 13:46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汽大众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旁边,正在兴建一个新的工厂,设备也在引进当中。

  这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建立的一个新的变速箱生产工厂,工厂将生产七速双离合器变速箱(DSG),是目前大众最先进的变速箱。
与此同时,大众汽车也计划从日本爱信购买“Tiptronic”六速自动变速箱,以供应其在中国生产的部分车型。“这是最高端科技产品,可能配备在迈腾上,但具体计划要等工厂投产以后才能确定,大概要明后年吧。”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公关部经理叶文说。

  这无疑给处于国际争端旋涡中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整车办法”)提供了一个乐观的例证。实际上,无论争端结果如何,高端配套的转移,和整体国产配套的加速已是事实,但配套的机会真的属于本土零部件企业吗?

  火速来华

  积极要求进步的还不只大众汽车一家,早在07年年底,日产汽车公司副总裁桥本泰昭就曾经宣布,将不再从日本进口而是直接在中国生产高端发动机VQ,以供给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生产的天籁轿车。东风日产计划于2010年或2011年把发动机产能从目前的25万辆翻番至48万辆。目前该专案正在等待政府的审批。日产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公关部经理沈丽谨慎表示,该计划还在讨论之中,发动机国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在08年年初,《美国汽车新闻》报道称,通用汽车公司开始在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批量生产前驱的六速自动变速箱。

  发动机和变速箱都是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也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一般情况下,高端产品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大多选择进口。汽车企业做出如此一致的决定,“是由企业的汽车销量决定的,当销量达到一定水平,他们必然会加大国产化。”叶文说。

  一位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高层也认为,此前国外汽车企业之所以不愿意将全部零部件进行本地生产,关键原因是通过进口零部件+销售汽车,可以让企业赚两次钱,利润更大。但随着汽车生产者的增多,价格竞争激烈,加大国产配套有利于其降低成本。“因此国产化也成为了大多数企业自愿的事情。”

  机会分解

  但车企加快高端配套转移,是否说明中国零部件本土配套已具备了国际汽车品牌高端配套的能力呢?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一位跨国汽车公司的内部人员坦陈,即便是本土配套,他们的主要零部件也都会采购自外资在中国设立的零部件供应企业,因为中国本土配套企业缺少高端产品。目前只有一些座椅、玻璃、塑料件等低端配件采购出自一些本土零部件供应商。

  “同样的技术在不同的地方,由于整合能力不同,质量也会有差别的。”另一跨国汽车公司内部人士私下对记者说。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对比》可以看出,汽车零部件是进出口的主力,总量大,品种复杂,进出口差异巨大。进口主要集中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与部分车身附件。出口主要集中于资源性的轮胎、车轮等产品。

  无论“整车办法”国际争端最终结果如何,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认为:“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投资以获得市场机会;甚至利用中国成本优势,在中国生产后再出口的趋势不会改变,他们会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所以中国零部件配套企业发展机会在增加没有任何悬念。”

  但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说,他们却不是笑到最后的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世界 100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的70%已在中国设厂,对中国投资的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已超过1200家。2006年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4035亿元,其中,外资(控股或独资)零部件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仅占20%~25%。目前,外资占据轿车零部件市场份额的80%以上,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的企业更是高达90%。
相比经营规模庞大、技术实力强大和经营经验丰富的跨国企业,中国目前仍然无法摆脱以廉价劳动力取胜的“打工者”形象,“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中心的说法,在实际中已经被大打折扣,这才是行业应该警惕的问题。”陈文凯如是说。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0-9-2025 08:41 , Processed in 0.26442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