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行业锐评 > 查看内容

电动车是皇帝的新衣还是颠覆式的创新?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liuxianglong 作者: 电粉(by电车老司机)来源: 电粉(by电车老司机)
PostTime:26-1-2018 19:32
电动车是皇帝的新衣还是颠覆式的创新?我认为更接近于后者。简单说说我的看法。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电动车是皇帝的新衣还是颠覆式的创新?我认为更接近于后者。简单说说我的看法。

1,智能化的长期趋势

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智能化,汽车行业不能幸免。智能汽车谁不爱?

智能化需要电动化作为前提,电动化和智能化更配哦。

2,相邻可能性和生态系统

智能化成为可能,需要汽车电动化和无人驾驶,电动化需要强大的电池,充电,换电,电机,电控等;

无人驾驶需要强大的CPU,需要低成本的激光雷达,需要成熟的摄像头和计算机识别系统,需要4G和5G通讯系统。

除了电池技术使得续航和充电体验还不尽如人意,我们也要看到电池和充电在快速进步,5年内续航里程翻番甚至提升三倍(常见车型续航150Km提升到400Km)。

其他大部分相邻技术基本已经到位。英伟达,Mobileye等CPU处理能力快速提升,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提升,4G普及和5G来临也使通讯基础设施有了基本保障。

3,电动汽车硬件制造产业链生态系统逐渐成形

硬件来说,中国电池产能每年大幅增长,2年大概翻倍,整车产能快速增加。相关配套产业链成形,这么大的船队,你不用吆喝,也会自动向前航行。

4,消费者的认知逐渐普及

从谈起电动车一脸茫然,到电动汽车就是骗补和垃圾,大家对电动车有了初步认识;

加上2018年互联网汽车的兴起,互联网公司自带巨大流量会加速普通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认知,而且,会直接把电动车和智能车划上等号。

5,传统汽车巨头都押注电动汽车

BBA,欧洲,美国,韩国汽车厂商都押注电动化,连一直反对电动化的丰田汽车,最近也大力建立电动汽车联盟。这是一个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

诺基亚和柯达衰退的历史都不长,汽车巨头们应该不会忘记。

6,市场销量增幅很大

2017年和2016年增幅都在50%左右,相对于燃油车的3%来说,是10几倍的关系,这么大的量还少吗?

如果不是政策踩了点刹,2016年和2017年中国电动车的销量还会更高,你看每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很少。

7,政府顺势推动

电动车,智能车一定是趋势,政府才能顺势而为,否则,逆水行舟,很难成功。

电动车本来就是个好苗,政府才能拔苗助长,但是也不能拔得太快,否则就夭折了。

8,电动车环不环保,续航到不到800Km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人们不会为了情怀买单,不会因为环保买电动车,但是人们会为功能和体验更好的智能车买单,就算电动车不环保,就算电动车续航500Km,人们也会对智能车买买买,就像我们大家都抱着充电宝也舍不得扔掉智能手机。

9,电动车更加符合能源发展趋势

全球能源发展趋势是电能替代其他能源,清洁电能替代非清洁电能。电动车和能源发展趋势天然相配。

你说大家都充电,电网承受不了负荷?

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你过虑了,电网希望你去充电,而且大家也不会白天同时去充电,晚上同时充电还能消峰填谷。另外还有很多储能系统在调节电网呢,以后智能汽车都能自动根据电网负荷决定充电或者换电时间了。

10,电动车初期有各种毛病,但是天生具有智能基因,这就是其颠覆的起点

电动车续航短,充电麻烦,这都是现实,但是这些特性在快速完善。

而智能基因,与生俱来,这会让电动车颠覆燃油车。

iPhone第一代,待机短,功能弱,甚至还没有粘贴复制功能,也没有app store,但是其桌面操作系统和颠覆式的交互特性奠定了颠覆的基础。

11,个人的几个观点

1)纯电动是趋势,混合动力很快淘汰;

2)2020年,中国当年电动车销量将远大于200万辆,总体保有量远大于500万辆。

3)王传福要求加大混动补贴,已经陷入创新者的窘境;何小鹏要求取消补贴,正是颠覆者的格局。

人们总是乐观于1-2年短期的变化,而悲观于10年长期的变化。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9-7-2025 07:33 , Processed in 0.2786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