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汽车电子 > 查看内容

自动驾驶的“眼睛”,除了雷达、摄像头,还有啥?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liuxianglong 作者: 传感器技术来源: 传感器技术
PostTime:10-2-2018 18:10
如果你觉得自动驾驶和车车通信(V2V)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那你得重新思考一番。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如果你觉得自动驾驶和车车通信(V2V)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那你得重新思考一番。
 
自动驾驶的支持者们经常憧憬着完全无事故道路的乌托邦未来,但却很少提到在此之前所必须经过的漫长、渐进式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自动驾驶车辆和保留驾驶员的“历史”车辆还需要在同一道路上行驶,面临一样的危险。
 
 
如果推动自动驾驶车辆的目标是为了使交通更安全,那么开发高度自动化的车辆的人们是时候开始解决人与机器之间的“沟通失败”的问题了。
 
*人类开车的时候更加危险,图中一辆由人驾驶的车在自动驾驶测试车经过路口时闯了红灯。
 
如何让自动驾驶车辆看得更多?
自动驾驶车辆往往是无法揣测人类意图的。他们在预测其他驾驶员突如其来的驾驶行为方面做得并不好,这意味着他们在防御性驾驶方面无能为力。与此同时,人类在道路上的粗鲁行为比我们想象的的要多得多。
 
那么该怎么办?只允许自动驾驶车辆行驶在道路上?这种解决办法太“乌托邦”了。而且现实是,由人类驾驶的车辆将无限期地继续在道路上随意穿梭、紧跟前车和突然变道。
 
或者,我们可以在自动驾驶车辆上安装更多的传感器技术,赋予他们一种“透视”功能。可惜,在现实世界中,即使是X光,也无法读取人类驾驶员的思维。
 
*Autotalks CEO Hagai Zyss
 
 

 

据小编所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5G导航技术经过测试。
 
市场上有过多的声音混淆视听,看似形成了DSRC和5G之间的技术竞赛,而却让人们渐渐忘记了V2V的真正的目标是为了安全。在过去七年至十年间,DSRC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和试用。
 
Zyss说:“(本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可以挽救生命,可是,我们却在观望5G,一项目前还没有真正面世的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Autotalks认为混合模式是可行的,即蜂窝技术和DSRC并存。汽车厂商已经在使用像LTE这样的蜂窝技术将车辆连接到云端来传输内容、下载应用程序并进行更新。不过,Zyss认为,蜂窝V2X(C-V2X)并不能取代DSRC。
 
 
举一个例子,上个月,一辆特斯拉撞上了停在高速公路上的一辆消防车。司机称该车处于Autopilot模式,但是没有得到特斯拉或官方的证实。不管特斯拉是否处于Autopilot模式,如果这起事故中停下来的消防车能够向一英里外的其他车辆发出警报,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特斯拉撞上了一辆停下来的消防车
 
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虽然能正常工作,但是车辆依然可能会误判来自这些传感器的信号。
 
如果车辆能直接向其他车辆发出警报,那么这个简短、明确的信息就更有可能被大声地、清晰地传达出来,Zyss解释说。
 
根据Zyss的说法,在自动驾驶汽车出现后,许多科技公司都选择了“独立”的技术解决方案。他们喜欢独自完成这些任务(发现障碍、理解危险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独立行动),而不是依靠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的“社交协议”来接收危险警报。
 
但是,为什么这些公司不选择让一辆汽车直接地告诉其他正在靠近的汽车要小心
 
 
小编了解到,去年大众汽车公司宣布将部署DSRC时指出:“到2019年产品推出时,系统将基于短时间内发生的当地交通风险的警告和信息(来决策)。”
 
 

 

此外,大众还补充说:“在系统的作用范围内,新技术能够识别潜在的交通危害。例如遇到紧急停车的车辆或车载传感器检测到路面结冰。在几毫秒内,这些信息就可以与周围的设备共享,从而使道路上的其他车辆能够适当地对这种危险情况作出反应。”
 
如果要到达大众所说的标准,那么除了DSRC之外,哪些技术可以完成所有这些工作?但还有一个问题,规定由谁制定呢?今天该由谁来要求汽车厂商在他们的汽车上装上DSRC?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11-2024 14:28 , Processed in 0.21951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