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行业锐评 > 查看内容

媒体评说:汽车的“中国式”生存方式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本站原创
PostTime:14-4-2008 21:00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2008年前3个月的汽车产业在这个有点荒凉的开年里给了中国汽车一剂强心针。除了乘用车整体销售185.11万辆,同比增长20.41%的成绩证明了汽车内需仍有巨大潜力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乘用车产品的销量排名。其中位居前两位的分别是在中国销售已经超过20年的车,同时也是“老三样”车型中的两款:桑塔纳和捷达。“一车风行二十年”再次证明了中国汽车市场不可预估的变化性。

    多代车型共同生存,“父子同台”、“爷孙同台”的情况在中国市场屡见不鲜。这在发达国家成熟的汽车市场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世界范围内的汽车产品都遵循着“垂直换代”的产品生命周期更替规律,通常一款车型的生命周期为5年,在2—3年会有小改款,随着生命周期的结束,都会有全新车型取代老款。但在中国市场,“垂直换代”只是少数企业运用的特殊营销战术,车型“老而弥坚”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样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市场总体需求巨大,有需求就有供应的结果。一个类似中国这样刚一起步就冲击到世界第二规模的特殊汽车市场,总量的庞大和持续的经济增长让任何车型都能够在中国找到市场。既然仍旧能够卖得出去,那就没有停掉的可能。好像“老三样”的另一款车型富康,虽然利润已经微薄,但在市场上仍有着“量”级的需求,因此东风雪铁龙一直维持着富康的市场存在。

    这样的逻辑可以解释老车型在市场仍然活着,但无法证明这些卖了二十年的车型为什么能在市场上活得这么“滋润”?甚至击败了所有的新车型抢占了销售排行的前两名。这必须要用中国现实的国情去解释,从大环境上来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造成的;从制度上说是城乡二元制社会的产物;从消费观念上分析是不成熟市场对汽车产品和品牌认识的逐渐成熟。

    可以看到,不论桑塔纳还是捷达目前在一级城市和一线市场销量已经开始呈现下降,巨大的销量实际上来自于二、三线市场的销售,如何经营好二、三线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已经开始成为中国汽车业的新的课题。和中国任何一个行业一样,把握好8亿农民的需求就是把握住中国未来的需求。

    一个戏剧化的现象是,在很多对汽车品牌和文化缺乏认知的地区,虽然不知道“VW”代表大众,但一见到“VW”,都会不约而同地道出“桑塔纳”,这就是中国人对汽车的认识,耳熟能详之后就成为一个品牌,虽然不是汽车品牌,但却是一个可信赖的品牌名称的象征。庞大的市场基础就是无形的广告,低廉快捷的维修网点和服务价格成为这些车型“老当益壮”的不二法门。可以想象到,更多的汽车品牌和汽车产品会主动和被动地研究一线市场之外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习惯,服务好这些潜在消费者,就是服务好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就是掌握住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命门。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0-9-2025 08:44 , Processed in 0.30956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