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行业锐评 > 查看内容

取消合资股比 在华国外车企独资弊大于利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liuxianglong 作者: 新浪汽车来源: 新浪汽车
PostTime:18-4-2018 23:10
主页 评论:1
4月17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外公布,2018年将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4月17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外公布,2018年将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这一消息引起汽车业一片哗然。然而,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从短期来看,这一政策的主要受益者将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商,其中包括一直努力在中国建厂的特斯拉。

    有业内消息人士指出,“汽车合资股比放开的方案已经在研究了,现在的说法是将在下半年之前对外公布。”也有消息称,“股比放开的方案最晚会在国庆节前出来,包括明确的政策和具体的调整。因为年底之前很多事情要落实到位。”

    对于这一政策,特斯拉尚未回应是否今年在中国建厂。

    业内人士表示,合资股比放开后,可能会对国内的新能源自主品牌比如比亚迪带来一定的压力,而对在华的国外传统合资车企的影响还有待长时间观察,不过放弃合资会弊大于利。

    “已经在华合资的外国公司可能会比较为难。” IHS Markit首席汽车分析师James Chao说,在华合资车企的结构已经根深蒂固,很多人可能不想改变。

    “虽然独资在提高利润方面是有利的,但实际上它们可能已经太依赖于中国合作伙伴了。”

    如果在华建厂的国外传统车企放弃合资模式,就代表此前的投资项目全部打水漂,工厂和渠道都需重新建立,大量资金和时间的投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赚回。

    同时,中方伙伴对一些国外品牌在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以在华销量最高的两大车企大众和通用为例,若没有中方适当的本土化方案不可能在华拥有如此惊人的销量。虽然政府有意放开合资股比的信号几年前就放出,但大众、通用等主流车企仍和中方伙伴续约,并明确表示如需变更股权将会和中方讨论。所以,对已有的合资企业来说,暂时还会以合资的形式继续发展,因为他们知道中方伙伴有很大贡献。

    一位通用汽车高层表示,即使合资股比放开,也不会与本土合作伙伴上汽“断绝关系”,没有与上汽的合作,通用不可能在华独自成功。

    本田汽车表示,其在中国的业务是与本土合作伙伴强大的合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还没有改变资本关系的计划。”

    宝马集团表示,对中国合资股比放开的决定表示欢迎。宝马是从美国出口汽车到中国的最大汽车出口商。

    “我们相信更为自由、灵活的商业环境对中国和在华的国外公司都有利,宝马将继续追求互惠的利益以及与本土合作伙伴双赢的方案。”

    宝马称,将继续加强与在华合资伙伴华晨宝马的合作,并讨论如何与长城构建新的合作关系以生产MINI。

    关于合资股比放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此前在接受新浪汽车采访时认为,现在中国汽车市场巨大、发展较好,外方要求逐步放开市场,我们也在逐步开放,但实际上在加入WTO时,规则是外方制定的,当时在华投资建厂时,很多外资车企并不看好中国市场,不愿意多投资,要求少占股比,仅转让品牌使用费、技术转让费、盈利就相当巨大了,因此当时国家才规定合资股比中国不低于50%,一方面是为了免除外资车企的担忧。

    “当时大众在中国都没有销售渠道,渠道都是一汽和上汽的,这样自主品牌其实承担的风险更大。” 师建华说。

    不过,现在合资股比放开,既顺应了产业开放和投资贸易自由化大趋势,与国外车企同处于一个“竞技场”也会给正积极向上的自主品牌更多重视技术研发的紧迫感。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qchjl_admin@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1 发表评论
引用 花落谁家129 29-4-2018 13:39
有弊就有力啊

发表我的评论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6号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0-4-2024 08:56 , Processed in 0.1979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