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是新能源汽车车辆行使中的主要执行结构,其驱动特性决定了汽车行驶的主要性能指标,它是电动汽车的重要部件。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主要由电动机、功率转换器、控制器、各种检测传感器以及电源等部分构成。 01 电驱动系统基本构成 一般来讲,电机驱动系统主要由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两部分构成。从电机驱动系统的产业价值链来看,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所占的成本之比大致相同。 不同车型,电驱动系统成本(电机+ 控制器)占比不一样,一般来讲,电驱动系统占成本的比重在10-20% 之间。 图表 1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占整车成本 
数据来源:一览众咨询 02 电机产业链格局 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是新能源汽车车辆行使中的主要执行结构,其驱动特性决定了汽车行驶的主要性能指标,它是电动汽车的重要部件。 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机械结构三大部分组成。与一般工业用电机不同,用于汽车的驱动电机应具有调速范围宽、起动转矩大、后备功率高、效率高的特性,另外还要求可靠性高、耐高温及耐潮、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等。 图表2 驱动电机核心零部件 
资料来源:一览众咨询整理 永磁电机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的应用方向,从产业链结构来看,永磁体(钕铁硼)是其主要材料。 图表 3 永磁电机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一览众咨询整理 从成本构成来看,永磁同步电机成本主要由永磁体(钕铁硼)、硅钢片和制造费用构成。 图表4 永磁体成本构成 
数据来源:一览众咨询 03 电机控制器产业链格局 电机控制器是动力系统的控制中心。电机控制器作为控制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设备,负责接收整车控制器和制动踏板、油门踏板、换挡机构等传送的控制信息,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电压和电流对驱动电机转速、转矩、转向进行控制,并可同时对动力电池的输出进行相应控制。 图表 5 电控系统产业链上游代表企业 
资料来源:一览众咨询整理 一般来讲,电机控制器的主要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1 、电子控制模块(ElectronicController )包括硬件电路和相应的控制软件。硬件电路主要包括微处理器及其最小系统、对电机电流,电压,转速,温度等状态的监测电路、各种硬件保护电路,以及与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等外部控制单元数据交互的通信电路。控制软件根据不同类型电机的特点实现相应的控制算法。 2 、驱动器(Driver )将微控制器对电机的控制信号转换为驱动功率变换器的驱动信号,并实现功率信号和控制信号的隔离。 3 、功率变换模块(PowerConverter )对电机电流进行控制。电动汽车经常使用的功率器件有大功率晶体管、门极可关断晶闸管、功率场效应管、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以及智能功率模块等。 从成本具体构成来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机控制系统主要由逆变器、逆变驱动器、电源模块、中央控制模块、软起动模块、保护模块、散热系统信号检测模块等组成,其中逆变器负责蓄电池的直- 交转换,从而驱动电机运转。IGBT 应用于逆变器中,占整个控制器成本的40-50% 。 图表 6 电机控制器主要材料成本占比 
数据来源:一览众咨询 高端IGBT 器件国外企业占主导地位。英飞凌、ABB 、三菱、西门康、东芝、富士占据主要市场,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国际厂商起步早,研发投入大,形成了较高的专利壁垒,且国外高端制造业水平较高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国际厂商的技术优势。 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占世界市场的50% 以上,但在IGBT 芯片市场上,90% 主要依赖进口,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近几年中国IGBT 产业在国家政策推动及市场牵引下得到迅速发展,已形成了IDM 模式和(集成器件制造)代工模式的IGBT 完整产业链,并逐步进入国内车企供应链。 (国内企业分析详见一览众咨询撰写的《2020-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市场及企业调研报告》) 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用IGBT 与国外的差距正在缩小,虽目前国内主流电控生产商家主要应用国外器件,但IGBT 国产化进程随着强劲的国内需求发展,后发优势显著,未来进口替代可大幅降低国内驱动电控生产成本,国内电驱动企业利润进一步释放,抢占电机电控市场。 《2020-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市场及企业调研报告》是一览众咨询公司分析师撰写而成。本报告详尽地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及电驱动行业发展现状、产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经营情况等信息,并对行业未来走势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析预测。是企业决策者及高层管理人员准确把握市场脉络、了解竞争对手情报及预测市场发展前景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是投资者投资该行业的重要决策指南。 |
会员评价:
共2条 发表评论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