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系统安全状态(SPO/FreeWheeling、ASC)
电驱系统安全状态(SPO/FreeWheeling、ASC)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引言】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关心的问题,除了最受人关注的电池热失控问题外,电驱系统作为电能与机械能转化的部件,实现整车行驶功能的“心脏”也有很多安全问题需要额外注意的。 在讨论电驱系统的安全的时候,最常使用的方法论是ISO 26262 《道路车辆功能安全》,这个标准做过国内转化GB/T 34590《道路车辆功能安全》,这个方法论里面,最开始有两个最基础的名词定义:“安全目标”、“安全状态”。 安全目标Safety Goal:你想让人员安全的目标是啥,譬如别高压触电,别忽然加速/减速等等。然后会给一个等级,说明你有多在意这个目标,接着就是用不同的措施来应对不同的级别需求。(不详细展开,大家可以自学功能安全,网上材料很多。) 安全状态Safety State:遇到问题时,要达到什么状态才是对人员最安全的,这里面涉及电驱系统内部的一些具体操作,然后达到具体什么状态,才能不对人身产生后续的伤害。 这篇文章重点聊一聊几个常见的安全状态的情况。 【安全状态】 因为要实现安全目标,所以才需要考虑有一个安全状态,确保这个安全目标的实现。我们先来看一下最常见的电驱系统的两个安全目标: 1、 安全目标1:怕失控-不产生不可预期的加速力/减速力。来源:最基本的安全目标。 2、 安全目标2-:怕触电-可产生>60V的不可控发电(UCGUncontrollable Generating)电压。来源:LV123:在高压系统处在下电状态时,必须阻止产生≥60V的直流电压;(LV123是欧洲车企联盟的团体标准, 欧洲供应商均遵守此设计标准)[1] 我们下面全文将基于这俩最核心的安全目标,看什么是最合适的安全状态,来重点讲一下常用的两种安全状态:SPO三相开路、ASC主动短路。 【SPO三相开路】SPO: Six Pack Off,六个管子都断开,即三相开路 【SPO是什么,用途是啥】遇到整车在高速运行的时候,忽然不知道哪根筋错了(过速、过温、过流、过压、通讯故障等等,详细我之后会出一个关于故障矩阵Fault Matrix的文章),我们的第一直觉反应是不是,赶紧断电,赶紧的,要不出事儿了。 那这时候有一个问题,请问,断哪个电?我们基于LV123的电气架构看一看。 ![]() 图1:《LV123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lectrical safety of high voltagecomponents in road vehicles - Requirements and tests》中的电气架构图。整车电气里面主要有三套电:①直流高压,②交流高压,③低压电。 1、如果断③低压12V供电,老寿星上吊了,强电上出了问题,不解决强电,还把监测控制的12V电掉了,这脑回路,看不见问题就是没有问题是吧。作为成熟的汽车工程人员,没人会这样做。 2、如果断②高压交流,会发生什么?当前电动汽车经常使用的电机是永磁同步电机,永磁同步,顾名思义有永磁体,磁生电,电生磁,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导体在磁场中移动,会产生电。这个电,我们一般成为空载反电动势BEMF(Back electromotive force),BEMF是交流电压,电机控制器里面有二极管整流电路,所以这个交流的BEMF就变成直流的电压了。具体交流与直流什么关系,理论上关系是直流为交流的根号3倍,实际为三相中最大减去最小,然后通过控制器里的母线电容一滤波,就成直流了。 ![]() 图2:电机BEMF@最高转速,以及对应的直流电压 这个电压是一个和转速直接成线性关系的电压,转速越高,电压越高,如果产生的直流电压与外部的电池电压一样的时候,这时候的转速就是电机的所谓空载转折转速(corner speed),如果转速大于这个corner speed,就会出现电机转动产生的电压大于电池电压,电池肯定不乐意啊,就把这些高的电压收了,然后形成电流,形成电流就有能量了,即对电池发电的能量,这个能量从哪来啊,从机械能来,就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制动力让整车减速,并把这个能量变成电能给到电池。这就有问题了,整车在高速上正跑着呢,抽筋了,你说你不干活就算了,你怎么还能忽然猛的刹车啊,你让后车咋办啊,这不妥妥的追尾风险吗?这就是“安全目标1:怕失控-不产生不可预期的加速力/减速力”里面要避免的事情吗? 所以我们就知道了,如果车速够高的话,这个交流电是不能随便断的,这时候其实应该使用的是另一种策略,ASC主动短路(Active Short Circuit),也是下一个章节要讲的内容。 如果此时车速不高(产生的BEMF小于电池电压时),断开②交流高压应该是可以的。这个在低速时断开交流电的策略就叫FreeWheeling(轮子空转,惯性滑行)或者SPO(Six Pack Off,功率模块六个管都断开)。 3、如果断①高压直流,会发生什么?断开这个①之前,一般②高压交流都会先断开了,因为是电驱系统自己抽的筋得先自己反应之后整车才能知道,进而断开①高压直流。 如果此时车速很高,BEMF很高,同时直流电池断开了,所以产生的电压即使比电池高也过不去,因为断开了啊。这时候这个电压因为很高,就有可能损坏电机控制器里的电容(超了就短命)和功率模块(超了就挂)。 如果此时车速不高,且电池已经断开,产生的电压都没有电池电压高,不会损坏电机控制器。 综上,SPO就是把功率模块的六个管子全部开路的策略。让电机不再响应整车的油门信号,而不至于在抽筋时错乱响应产生别的安全问题。 【SPO的原理】前面其实也提到了,SPO的原理,就是把功率模块的六个管子全部开路,处于OFF的状态。 ![]() 图3:电机控制器内部的电气架构 就是控制器内部这个电气架构里面的六个管子(IGBT or SiC),全部OFF断开,这时候交流电只能通过二极管去变成直流电。 【SPO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核心问题就是在高速的时候不能SPO啊,因为有不可控的制动力啊。 另外,在低速的时候,一定就可以SPO吗?也要看,如果考虑“安全目标2:怕触电-不可产生>60V的不可控发电电压”,你在碰撞或者抽筋的情况下,电池电压400V的,你恰好发出了个399V,是没超电池电压,然后这个电存在了电机控制器的母线电容里,你好死不死的,非要打开机舱,看看控制器为啥不干活了,你又一手正极一手负极摸了一下好不容易被你剥开的线缆,同时这个事情是在5分钟以内完成的(时间超了的话,电机控制器的被动放电Passive Discharge就把电放光了),然后你就中电了。尽管这个事儿概率很低,但咱们直接让电压就不大于60V不更安全了吗?所以就有了俩动作,一是在电池下电(正常下电、异常下电、碰撞等)时有一个主动放电(Active Discharge,一般给一个-Id的电流,让电机不转,光耗能)的动作,让电机控制器母线电容里的电尽快(5s以内,一般1s足矣)降下来,二是让这个产生的电压压根就别大于60V。动作一是每一个车企都必须做的,方法不一(一般是靠电机-Id放电或者靠DCDC放电),动作二主要是欧系尤其是德系整车厂和供应商做得多。这个动作二就是靠ASC来实现的。 【ASC主动短路】ASC: Active Short Circuit,主动三相短路 【ASC是什么】前面其实已经提到了ASC了,ASC就是主动短路,Active Short Circuit。主动短路的时候,就等于电机的三相线全部连在一起了,但是在旋转的时候,三根线的电压是互相差120°,瞬态值是不一样的,你非让他们连一起,不就是强制把三个电压定为一样了吗?电机多难受啊,要么赶紧不转了,要么外面拖着不得不转就产生反抗的电流,即三相短路电流。 【ASC的用途】1、高速的时候,做SPO不行,因为有大的制动转矩,所以这时候要做ASC,这时ASC为了满足功能安全“安全目标1:怕失控-不产生不可预期的加速力/减速力”的用途。 2、同时,还有“安全目标2:怕触电-不可产生>60V的不可控发电电压”的需求,如果在一些电机被动转(例如被拖动),且产生电压>60V的时候,也可以采用ASC策略,让电机三相短路,与控制器的直流母线之间不再有关系,这样即使转速高,电压也无法上升到60V以上了。 【ASC的原理】ASC的实现原理,就是通过对控制器力的功率模块进行控制,让电机实现三相电短路在一起。具体实现方式一般有两种,三相上桥闭合,下桥断开,或者三相下桥闭合,上桥断开(也有上三桥一会儿,下三桥一会儿的,但要小心别产生异常的BOOST升压现象)。下图图4是按照上三桥闭合的等效电路,等效于电机的三相线通过上三桥短路在了一起,即图中的绿色点处(即DC+电池正极),相应的,如果采用下三桥闭合的方式,则通过下三桥在DC-电池负极处实现电机三相线短路。 ![]() 图4:ASC采用上三桥短路时的等效电路 那通过ASC方式,进入这种状态之后,电机和控制器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 图5:ASC电流、转矩特性的仿真结果。 图5左图就是一个常见的电压椭圆电流圆限制轨迹,红色的是FW曲线,蓝色的是MTPV曲线,黑色的就是随着转速的增加,短路电流的变化,可以看到逐渐增大,而且低速时有Q轴分量,之后逐渐改成以D轴分量为主。这个也与图5右图的电流变化以及转矩变化是吻合的(具体看转矩方程,下面这个文章里面都有讲)。 另外,这个在高速下的最大短路电流,也叫做电机的特征电流 ![]() ,是电机控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其会直接影响控制策略。 光说仿真没意思,看实测,这是某款量产车型(若干年前的车型了)的实测短路电流和转矩数据,主动短路的电流、转矩特性与仿真是相符的。尤其要注意,这个短路转矩是快速负向增大,然后再负向减小的,所以在高速的时候,制动力很小,即使因为抽筋了,不得已进入了ASC状态,也不会产生大的制动力。 ![]() 图6:某款量产车型电机的实测ASC短路电流曲线 ![]() 图7:某款量产车型电机的实测ASC短路转矩曲线 刚才讲了进入ASC之后的电流和转矩的稳态特性及不同转速下的特性,那么进入ASC瞬间,会有不太一样的地方吗?还真的有,看下面这张图: ![]() 图8:进入ASC状态的电流波形,瞬态和稳态 在进入ASC瞬间,明显电流是存在一个尖峰的,而且三相还不一样,这是为啥呢?可以简单理解为,在正常运行的时候,三相线上都有电压,你忽然给接上了,这个能量就要通过电感慢慢吸收掉,类似于RC/RL充放电过程,这个可以理解为瞬态ASC电流,等稳态以后,电机的BEMF被强行置为零,产生的反抗变成了电流,即稳态ASC电流。根据这个理解,完善一下ASC电流的公式,按照三相的总电流考虑的,分为了两部分: ![]() ,其中Um是电压,Z是阻抗,t是时间,τ是一个时间常数。 随时时间t推移,瞬态电流逐渐为 0,进入稳态,最大瞬时值的幅值大概为稳态电流幅值的两倍。这张图可以更好的描述这两部分电流的关系。 ![]() 图9:ASC电流的两部分构成。 先说瞬态电流,按照一个放电曲线的样子在下降,那么分在三相的每一相上,也按照每相相差120°,那么在不同位置下,三相的瞬态电流就会存在明显差异,可能是向上的尖峰,也可能是向下的尖峰。具体与时间t有关,t可以理解为进入ASC状态时的电机转子位置量。 再说稳态电流,其实就是电机的特征电流 ![]() ,这个瞬态电流主要就与永磁磁链φf、D轴电感Ld,以及时间t有关,其中t只影响相位。 然后瞬态电流叠加在稳态电流上面,就形成了ASC电流真实的情况,如图8所示。 回到ASC电流的公式,以及上图,可以看到,电机的运行状态如转矩、功率、电压等信息根本和这个ASC电流没有关系,因为ASC电流的瞬态尖峰只和进入ASC状态的转子位置有关(其中稳态与电机设计的磁链和电感有关),稳态值只和转速有关(电机参数固定的情况下)。 【ASC的注意事项】1、上面图8聊的ASC电流尖峰,是很高的,基本上是ASC稳态电流的两倍,那么大的电流,对于控制器是一个挑战,不是说控制器会坏,而是这时候一般都会触发过流保护,所以在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在发生ASC进入安全状态的时候,对应的过流保护别再启动了,该禁掉的禁掉。 2、ASC的稳态电流也不小,一般离峰值电流也不会少太多,这个电流发热厉害啊,所以在进入ASC之后,对应的发热也要注意。不过好在进入ASC之后,车速也会很快降下来,一般10s以内车速都会下来,电流也会下来。不过这依然是在做系统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 3、前面在讲ASC的用途时候,为了“安全目标2:怕触电:不可产生>60V的不可控发电电压”也可以使用ASC,但这个有个特殊情况,拖车。如果车故障了,被车轮着地,拖起来了,产生的电压>60V以后,电机控制器一般会通过一次电源把高压电转成12V电然后激活ASC电路,确保直流母线电压<60V。但这时候电压是不高了,但是ASC电流很大啊,又一直在拖车,长时间的电流发热,很容易最终因为ASC电流烧毁控制器的模块,产生二次损坏,所以你看电动汽车的用户手册,一般都是要求“本车辆不适合使用车轮着地的牵引方式进行牵引,请勿使用牵引链条直接牵引车辆”,有些车辆即使有个“拖车模式”也只能运行在很低的车速,就是为了确保电压不要超过60V,要不这个功能就启用了。另外国内有些车型,没有按这个60V来设计,电压上限会更高一些,或者压根就没有为了第二个安全目标的ASC策略,你说这样就不行吗?确实不符合LV123标准,但LV123只是德国的行标,也没有明确证据说这样一定不行,毕竟,5分钟之后,把机舱打开,把正负极剥开,然后一手正极一手负极这种天才,也许真的概率很低很低吧。但即使如此低的可能性,极狐汽车αT、αS等车型都还是考虑到了这个需求,做了基于“安全目标2:怕触电:不可产生>60V的不可控发电电压”的ASC措施,只是为了让极狐电驱系统多一分安全。 【总结】1、功能安全(ISO26262)是一个好的方法论。 2、安全目标和安全状态是两个比较基础的安全概念。 3、转矩安全、高压安全是比较重要的。为了实现这俩安全的目标,需要用一些安全状态来支撑。 4、常用的安全状态是SPO/FreeWheeling、ASC。 5、SPO就是断开电机与电机控制器之间的交流,在高速时,会大的制动力,所以高速不能SPO。低速时可以。 6、ASC就是通过控制器把电机三相线短路,是一个小的制动转矩,能满足转矩安全。进入ASC瞬间有一个大电流,与进入位置有关,需要注意,另外ASC的长时间发热也要注意。 7、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动汽车,真的不能驱动轮直接拖车,除非没做基于高压安全的ASC策略。 |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共0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