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行业锐评 > 查看内容

CPI导致汽车业自主品牌车价上扬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job.cartech8.com
PostTime:11-5-2008 20:09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2007年的中国经济用一个“涨”字来概括可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中国经济20年的高增长、低膨胀,终于也在2007年被打破。猪肉的价格连续上涨后,粮油、鸡蛋、煤气……更是水涨船高,2007年CPI涨幅超过4.8%。很多人认为CPI的涨幅不会影响到汽车的销售价格,日前数位经济学家强调,CPI会影响几乎所有的消费品价格,包括汽车,尤其是15万以内的经济型车将面临空前巨大的上涨压力。

  事实上,北京车展期间,国内自主品牌已经有所动作:奇瑞是第一个宣布涨价的企业,4月1日起旗下所有车型调价,其中东方之子CROSS全线上涨3000元,涨幅高达3%;紧跟其后,4月20日,北京车展上,江淮宾悦宣布5月1日起全系车价格上涨5000元;同样是4月20日,记者从北京一家经销商处,新众泰2008涨价传闻得到证实,1.3标准型最高涨幅达到5900元!涨价动作是一个比一个大,厂家给出的原因如出一辙: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

  与自主品牌相比,合资品牌显得谨慎很多,只听雷声,不见下雨。之前盛传的南北大众4月份将联合涨价传闻没有得到应验,官方也没有任何人就此表态。北京车展上,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执行副总裁申筱洁表示,一汽-大众内部正在以各种手段尽可能地消化成本压力,“未来情况还要看今后CPI的变化。”申筱洁说。

  看来,自主品牌汽车集体涨价是一颗“信号弹”,预示着中国汽车价格将会更加地趋于理性。

  上游原材料大幅上涨

  自主品牌车企压力空前

  铁矿石作为钢材生产的主要原料,自2007年开始,国际铁矿石价格由年初的不到70美元/吨,一路飚升至年末的110多美元/吨,增长幅度达到了65%(如下图),从而也导致了钢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大家都知道,汽车的主要构成部分都是钢材,初步估算大约占到整车的70%左右。所以钢材的价格上涨也直接影响到了汽车的制造成本,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获悉, 去年全年的汽车价格一度走稳,涨跌幅度很小,去年年末最大涨幅仅为1.05%,这显然不能与钢材的大幅上涨相提并论,各厂家在去年的销售策略是以压缩利润为主要方式,对汽车销售价格的影响并没有得到显现,但面临原材料新一轮的上涨,记者认为厂家调整销售价格是最为有效的应对方式。

  国内业内人士估计,2008年,铁矿石价格还将在去年的基础上上涨25%以上。而这个数据在国外还显得过于保守,《韩国经济》援引美国经济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WSJ)报道称,铁矿石价格在今后1年内仍将继续上涨,矿业股市价格也将随之升高。有专家预测,08年铁矿石价格有可能上涨30%以上。

  记者照此估算,如果真如《Wall Street Journal》的报道,铁矿石上涨30%以上,那么到今年年底至少将达到140美元/吨,较2007年1月上涨正好100%,成本增加1倍,经济型车将面临空前的价格上涨压力。

  信贷紧缩、企业经营成本增加

  短期内使得车企雪上加霜

  为了保持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家今年施行了“稳”中从“紧”的经济政策,从短期来看,汽车生产企业将面临考验。2005年中国自主品牌出现井喷期至今,国家在金融信贷政策上一直都是大力的扶持,为了控制CPI的快速增长,中央果断地提出了“稳”中从“紧”的经济政策,其中仅信贷紧缩一项将会考验很多车企的资金链,尽管信贷紧缩并不代表中央放弃对企业的扶持,但是可以预计,短期内车企将面临资金压力。

  近年来,由于美国经济下滑,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不断创新高,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汽车提前进入家庭,也有利于汽车企业的长远发展;从短期来看,这有利于降低汽车价格,但是人民币升值对于汽车价格的影响实在有限。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12下一页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0-9-2025 15:22 , Processed in 0.26119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