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行业锐评 > 查看内容

智己首款固态电池,什么来头???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yuanyou 来源:
PostTime:10-5-2024 19:33
(更多新能源行业干货,尽在知乎“小明来电”~)2024年3月25日,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席CEO 刘涛,发了一条微博,称“智己L6将在准900V超强性能平台基础上,推出王炸: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这款“王炸 ...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更多新能源行业干货,尽在知乎“小明来电”~)

2024年3月25日,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席CEO 刘涛,发了一条微博,称“智己L6将在准900V超强性能平台基础上,推出王炸: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



这款“王炸”固态电池究竟是什么来头?让我们从上汽的专利布局一探究竟。



首先,宣传中提到了两个重点:


  • 纳米尺度固态电解质包覆超高镍正极材料


  • 新一代高比能复合硅碳负极


什么是“纳米尺度固态电解质包覆超高镍正极材料”?

从2018年2月至2023年5月,上汽共申请了17篇涉及固态电池的专利,浏览下来发现,其中的6篇提到了固态电池正极,深入阅读发现,一篇名为《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离子电导率的包覆方法以及包覆改性的正极材料》的专利涉及的内容与宣传最为接近,专利介绍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相应功能,即通过提高正极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实现电池倍率性能。而且在专利的实施例中找到了NCM811的实施例,笔者猜测“超高镍”可能是这一专利的拓展,使用Ni90以上的三元正极。





什么是“新一代高比能复合硅碳负极”?

很遗憾,笔者并未在这17篇专利中查到硅碳负极的内容。目前量产硅碳负极多半采用SiOx+石墨的方案,SiOx比例一般在5%以下,上汽所说的“新一代”也许是Si含量的提升或Si源的变化,比如从SiO改为SiC。



什么是“干法一体成型”?

上汽提出的“干法固态电解质层一体成型技术”,大大降低了正极和电解质的阻抗,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倍率,实现快充。相信大家对快充都不陌生,在800V电池平台下,4C和5C都不再是天方夜谭,不知道智己L6的准900V固态电池,是否能刷新这一行业纪录。

关于“一体成型”,笔者找到了一篇2018年的专利,题为《一种固态电池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固态电池》,其中提到了“喷墨打印和压制成型进行有效组合可实现电极的连续化制备”,功能是“实现快速精确控制制备具有组成、孔隙梯度分布的具有低界面阻抗一体化电极。”,从而提高电荷传输速率,提升功率性能。

目前商用的锂离子电池采用传统的电池制备工艺,存在电池制作过程繁琐、厂房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等问题。目前有少数企业开始研发采用聚合物电解质或固态电解质替代有机电解液来解决电池安全性,同时采用高容量的三元正极结合硅碳负极材料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仍然不能同时很好地解决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问题。





什么是“准900V”?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到,智己L6的电池包大体结构与智己L7基本类似,同属于Cell to Pack结构,共分3个区域,每个区域有68颗电芯,电池包总共204颗电芯,假设电芯上限电压为4.4V,且都是串联,则电池包上限电压在897.6V左右,刚好符合官方宣传。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固态电池高电压的特点。





什么是“耐高温固态电解质”?

关于固态电解质,笔者一共搜索到了4篇上汽的专利,其中最相关的一篇是和同济大学共同申请的《一种多组分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通过组分设计混合聚合物的功能,制备出高离子电导率、高离子迁移率、高力学强度且耐高温的固态电解质。



当前,无论商用的锂离子电池还是钠离子电池,都存在枝晶生长导致电池短路的隐患,而固态电解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枝晶问题,提高电池使用安全性。



专利中制备的电解质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较宽的电化学窗口,可以配合三元正极材料组成电池使用。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智己首款固态电池的探究,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讨论交流。




小明来电⚡为你充电,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5-1-2025 13:18 , Processed in 0.1387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