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汽车设计 > 查看内容

中国汽车设计总是奔驰前脸宝马屁股?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job.cartech8.com
PostTime:20-5-2008 16:25
主页 评论:2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中国汽车设计已经起步,并且已有十年之久。当年曾有人认为,培养一个好的造型师,需要八年之久。然而,中国造型设计,至今似乎仍未有较大起色。我们没有看到应有的中国元素。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首先,以逆向为主的汽车设计模式,不利于培训本土的造型师,不利于形成有利于中国造型大师出现的土壤。没有机会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就不会找到那种完整的感觉。

逆向设计,最典型也是最安全的方式是什么?A柱以后,C柱以前基本不动。所谓理论基础就是侧围和地板基本不动。在中国,通常发动机罩和翼子板也不动。如此下来,所谓造型师的灵感,只好在格栅、前大灯和前保以及后保和尾灯之间找找变化。这样长此以久,就扼杀了造型师的天赋,如果他们曾经有的话。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种现实是扼杀了他们的天赋或潜力。而如果不适应这种趋势,在国内就不会有造型师的生存空间。所以,当我们看到太多的奔驰前脸、宝马屁股,或者反之,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也是有特例的。难道就没有一种人,专门擅长这种改型的造型设计?事实上是有的。这种人也可以称之为天才。比如骏捷的造型。不过这是外国人的例子。我是想说明,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类造型师,对于改型设计非常有灵感。骏捷改动的地方还是挺多的,前保、格栅、前灯、前发罩、翼子板、顶盖、部分侧围、后保和尾灯等均有改动。比如侧围,改动一点点,可能就需要重新做所有模具,而模具投资较大,可能是国内不肯做较多钣金件改动的原因。因此,限定条件本身,可能就决定着造型很难有所突破,在此情况下,没有令人欣喜的造型成就,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造型设计的市场也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造型往往是结构设计的附属品,有很多设计公司为了拿到项目,造型效果图往往是免费的。他们可以给主机厂出10套甚至几十套免费的效果图,如果选上喜欢的效率图,就把项目交给该设计公司做。造型创意如此贱卖,也是造成造型人才培养困难的重要原因。而国外设计公司,是绝对不可能接受这种苛刻条件的。即使是自由职业者,他们对于造型草图也是收费的,只是收费的标准各不相同罢了。这也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不是免费的,国内主机厂就转向了国外造型公司,大大小小的,日韩欧美的,也常常混杂着自由职业者。

效果图免费是一种模式,另外一种洐生模式是,如果效果图被认可,可以把油泥模型交给该造型公司做。而造型模型也就100万左右。加之国内信任危机,也令人常常怀疑,即使主机厂选中了喜欢的风格,若稍加修改,岂不是让创意者颗粒无收。所以,较为著名的国内造型师,就纷纷拒绝这种模式。他们认为主机厂算得太精了。其实不然,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那些没有多少造型竞争能力的公司,在这种竞争中占到了非常大的便宜。而免费的效果图,无论如何不能代表中国造型的实际水平。但是给汽车业的假象却是,不过如此。

第三,中国汽车业根本没有战略眼光,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造型大师,而是任由他们自己自生自灭,如同对待自主设计一样。这种几乎放弃的做法,也就决定着造型设计在逆向的大流中,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

不知为什么,在中国人心里有种特殊的奢望,总希望不花一分钱或者花极少的钱就能得到所有的好东西。而在对外合作时,又变成另外一种思维。这种双重标准,让本来处于发展初期的造型设计,更加举步唯艰。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但却是非常大的不公平。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2 发表评论
引用 忆雪 23-3-2011 22:53
同感!
引用 style2008 17-9-2008 16:43
模仿也要创新,可能应该采用逆向设计

发表我的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9-9-2025 09:58 , Processed in 0.2645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