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政策法规 > 查看内容

汽车碰撞试验 国内国际有何差异?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job.cartech8.com
PostTime:20-5-2008 16:26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汽车碰撞试验,自实施以来对汽车安全方面的促进,可以说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种过去只限于在企业厂房里进行的内部检验,能够纳入行业的要求范畴,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已经使汽车主动安全,进入到透明化、更具保证性的层面之中。这不能不说是汽车制造标准意义上的突破。

目前,国际上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有机碰撞体系。像欧洲的汽车碰撞体系、美国的碰撞体系等等,都形成了汽车安全技术试验的良性循环。这就说明,重视安全的理念已经更广泛地深入到行业的发展过程之中。而他们之间也相应地存在着各不相同的碰撞差异问题,这就给刚刚建立不久的国内碰撞带了不小的挑战。而怎样认识国外的差异并寻求接轨问题、如何建立自身特点的碰撞模式,无论是对国内的碰撞体系建立、还是国内企业的碰撞试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认识国际碰撞差异的现实意义

在众多的碰撞中,存在不同的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差异往往是根据自身环境、产品制造程度以及市场自身需求等因素形成的。如美国碰撞试验与欧洲碰撞试验,无论是从速度、角度以及其它标准上,都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不但突显出美国单一大市场与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地缘关系差别、同时也从交通发展程度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印证了碰撞存在的不同性。如果从它们的比较性差异来看,两大市场的碰撞试验模式可谓是各有所长。而保障它们形成独立属性的因素,还有其相应的附属试验标准存在。在这方面,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检测机构、德国的ADAC全德俱乐部,都起到了相应补充性关键作用。尤其是以碰撞著称的“全德俱乐部”更是以抽检性且具灵活特点的碰撞试验,已将企业的真实碰撞上升到更高透明度的概念上,它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力,远不是碰撞数据本身所能达到的。

相比之下,国内近年来建立的碰撞体系,就无不需要首先考虑与哪一家碰撞体系接轨的问题。国内的市场格局,从市场整体吞吐量及容纳量上更近似美国市场,而从应对品牌综合程度以及对品牌要求上看更多的偏重于欧洲市场。所以,建立碰撞体系就需要合理的适应自身市场需要来指定标准,才能起到长远的碰撞作用。

建立国内的碰撞标准的紧迫性

具体到如何认识与面对国际主导碰撞差异问题,解决企业自身安全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打造更利于出口的国际化品牌问题,客观的讲才是国内碰撞的现实方向与任务。如果结合得好,不但可以很快使国内的企业顺利的挤入国际市场,还能从自主品牌的较好定位中,使国内市场的综合档次跃上一个新高度;反之,就会造成国内的碰撞更多的流于形式。这样所造成的结果,往往就会让国际上对中国产品的碰撞试验越加关注!再发生诸如“陆风”、“华晨”等前两年在ADAC的碰撞结果,也就不新奇了!所以说,国内的碰撞更应该有自己的标准。既然,我们尚不具备建立加利福尼亚那样严谨的实验室,又不具备全德俱乐部那样的灵活透明机构,所以,属于自己特点的碰撞标准,就要更多的考虑欧美建立碰撞标准的前提与目的,并汲取有益于自身的优势来建立。这样的碰撞,才能够与国内日益健康起来的市场环境相吻合。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建立有自身特色的碰撞与实施标准,就显得非常重要。作为标准,不应该只盲目的照搬国外的那一套、更不能以国内现有的技术条件为基础进行构建,这样只能是进一步形成落后的延续。其实,要建立自身特点就要以更高的标准进行。一方面可以抑制国际上过时的技术输入,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国内企业的进步速度,从而有利于自主产品的国际化拓展。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3-5-2025 06:30 , Processed in 0.31745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