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制造工艺 > 查看内容

中国汽车铸造业任重道远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job.cartech8.com
PostTime:20-5-2008 22:57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3、变速箱壳体

卡车变速箱壳体材质多为灰铸铁,也有用蠕墨铸铁的,普遍采用砂型铸造。而轿车变速壳体,则是典型的大型、复杂的薄壁壳体铸件,材质多为铝合金,采用镁合金的正在增加,一般都采用压铸工艺。为提高压铸件质量,可采用低速中压填充压铸、双压射冲头压铸、真空压铸、加氧压铸生产中的喷涂料、浇注和取件都是自动的,并且有校正压铸机和铸件形成状况的在线检测装置。

变速箱壳体所用铝合金的熔化和精炼与前述的铝缸盖基本相同。压射参数对压铸件气孔的影响颇大,必须合理调整之。采用闭合压射结束时间控制系统,可实现无飞边压铸。压铸件质量的检测可采用X光探伤、超声波测试等。压铸型的材料的延性和韧性对防止压铸型热裂和龟裂十分重要。改善模具工作状态和良好的操作与保障都有助于延长压铸型的使用寿命。若为镁合金压铸,则应采用真空金属型。近来开发的半固态镁合金压射成形技术,可使镁合金充填平稳,不紊流,防止氢气卷入,避免合金一,铸型间反应,是注“塑”成形与压铸成形的复合工艺。

4、进气歧管

进气歧管的不规则的变截面的进气道内腔形状一直是汽车铸造业的难题。而近年来发动机电子喷射技术的发展,使进气歧管更加复杂。因此,很多厂家选择消失模工艺为进气歧管的铸造方法是理所当然的。卡车用的进气岐管多为灰铸铁,普遍用砂型铸造。而轿车的进气岐管材质为铝合金,所采用的铸造方法包括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重力铸造,也有用压铸的(砂芯为DOULER工艺)。

涂料烘干后的模样经填充干砂,震实后即可浇注。所获得的消失模进气歧管铸件在清除浇冒口之后,还应做渗漏检查,如有渗漏,可按合同规定进行浸渗补漏。

5、气歧管

由于汽车发动机的排气温度较高,因此,排气歧管材质基本上是灰铸铁、球墨铸铁或蠕墨铸铁。排气歧管也是形状较复杂的薄壁铸件,多为砂型铸造,也有采用消失铸造的。今以球墨铸铁材质的砂型铸造的排气歧管为例,其造型与制芯过程与前面所说的缸体的造型、制芯工艺基本相同。

在球铁熔化方面,很多厂家采用冲天炉---感应炉双联熔炼。为了保证球铁质量,除了采用球铁用生铁,采用铸铁焦之外,还应对冲天炉的出炉的出炉铁水进行脱硫处理,多采用氮气多孔塞底吹脱硫包连续脱硫,采用抗潮、防爆的颗粒状脱硫剂。球化处理多为盖包法,近来已将治金行业的包芯线法引入铸造业作为球化处理工艺,这对提高球化合金的吸收率、稳定球化质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都是有利的。孕育方式则以随流孕居多,也有采用型内球化和型内孕育的,还有采用珠粒状球化剂的,可延长球化剂失效时间,并可随时补加球化剂,以保证铁水的球化状态。国外还有采用脱硫-----球化----孕育一次完成的新工艺,可减少镁和孕育剂的消耗,提高球化率、节能。炉前的碳当量检测,快速碳、硫测定和快速金相分析对控制球铁铁水质量是很重要的。

排气歧管为铸态球墨铸铁件,无需热处理。对球铁铸件的球化率的检测,可采用超声波法。

由于蠕墨铸铁有良好的耐热疲劳性,因此很适于生产排气歧管。严格的化学成分控制和良好的蠕化剂,是稳定生产蠕铁铸件的关键。

6、曲轴、凸轮轴

曲轴、凸轮轴是典型的汽车轴类铸件,属既要求韧性、耐疲劳性、又要求在摩擦副部位的表面具有耐磨性的高速回转运动的厚断面汽车铸件。所用材质多为球铁,包括奥贝球铁。凸轮轴材质有时还用合金铸铁、激冷铸铁或合金钢。

所用造型方法,陈了各种砂型铸造方法外,采用壳型(包括铁型覆砂)铸造的很多。也有采用自硬砂造型和消失模铸造的。

7、活塞

活塞顶部是发动机燃烧室的一部分,活塞的圆柱面通过塞环紧贴缸筒内壁做高速的往复运动。活塞是形成发动机动力关键急汽车铸件,其材质为铝合金,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铝合金。铸造方法包括金属型重力铸造、低压铸造、挤压铸造和新兴的半固态铸造。

8、车轮轮毂

轮毂是回转运动类的汽车铸件,轿车车轮轮毂材质为铝合金,有几种铸造方法一低压铸造,挤压铸造(包括旋转式垂直挤压)、金属型重力铸造、差压铸造和半固态铸造。

当然,汽车上的铸件的种类很多,不一一列举。近年来,很多种轿车铸件开始采用镁合金,以适应汽车轻量化的要求。这些镁合金铸件、包括:离合器外壳、变速箱外壳、变速箱上盖、发动机罩盖、方向盘、座椅支架、仪表盘框架、车门内板、轮辋、转向支架、刹车支架、气门支架等,甚至还有缸盖和缸体。

<< 前一页 下一页 >>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1-7-2025 05:44 , Processed in 0.4662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