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汽车设计 > 查看内容

如何实现零缺陷的汽车元件设计生产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job.cartech8.com
PostTime:21-5-2008 17:07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AEC-Q003是针对芯片产品的电性表现所提出的特性化(Characterization)指导原则,其用来生成产品、制程或封装的规格与数据表,目的在于收集组件、制程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了解此组件与制程的属性、表现和限制,和检查这些组件或设备的温度、电压、频率等参数特性表现。

  5. AEC-Q004

  AEC-Q004提出一系列的流程步骤,包括组件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以及在这流程的各个阶段中采用何种程零缺陷的工具或方法。这些方法涵盖上述AEC的各种文件标准,以及JEDEC或AIAG等等来自业界的质量控制技术或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当零件或制程已实现最佳化,且成熟性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被证实,此时只需用较少的工具就能改善或维持质量和可靠性。

  AEC-Q004实质上是一套零缺陷指导原则,其定义出芯片供货商或用户如何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使用一些工具和制程来达成零缺陷的目标。AEC-Q004并不是强制性的规范,而是提出用来降低缺陷的工具和方法。不同的应用模式会需要不同的工具或生产方法,因此在此指导原则中提出了建议的作法。AEC-Q004目前仍处于在草案阶段,即将推出正式的版本。

  QS 9000/TS 16949规范

  QS 9000和TS 16949的质量管理系统认证体系是汽车电子供应商除AEC之外需要重视的另一套规范。

  QS9000曾是汽车供货商生产零件、材料和提供服务的基本质量管理系统,主要基于ISO 9001:1994体系,由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于1994年共同开发。其于2006年12月15日被国际汽车专业组织(Internation Automotive Task Force, IATF)所制定与推行的ISO/TS 16949汽车产业验证标准所取代。

  TS16949标准是以ISO 9001: 2000为基础开发的针对汽车行业质 量系统管理标准。目前包括通用(GM)、福特(Ford)、克莱斯勒(Daimler Chrysler)、标致(Peugeot)、雷诺(Renault)、BMW、尼桑(Nissan)、菲亚特(Fiat)、大众(Volkswagen)等世界级的车厂,都强制规定其供货商之质量管理系统需符合TS 16949的要求,并要求扩展至2-3级供货商。

  TS16949突出了客户导向的主轴并制定各项绩效指标。其系统运作架构能强力推动组织持续改进,以保持领先同业的竞争力,让管理者能有效找到异常点并进行相应改善。

  PPAP

  PPAP全称为生产零件批准程序(Production Parts Approval Process),是QS 9000与TS 16949规范当中较受重视的作法。PPAP要求用于汽车供应链中的所有零件皆需拥有详细完整的数据和文件,并在PPAP的文件中列出了芯片制造商所需要采取的生产和质量保证程序。这些文件能够支持客户的生产批准程序以及相关的危险评估。

  PPAP用来确定供货商在零件实际量产的过程已经正确理解了客户的工程设计记录和规格中的所有要求,并保证买方的质量风险,评估其是否具有能持续满足这些要求的潜在能力。

  ST的汽车等级认证

  车载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远高于其它普通消费类产品,为了实现该市场的独特需求,芯片供货商都在积极致力于提升量产控管的技术与管理系统,发展出更可靠的量产技术,此外还力求此套技术也能用来提高消费性等其它应用领域的产品质量。

  AEC(尤其是AEC-Q100、AEC-Q101、AEC-Q001/Q002/Q003等)和PPAP的各项要求是车载产品需要遵循的设计规范,因此也就产生了车载产品与其它产品的明显区别:其必须严格遵守定义的产品特性、设计和制造程序等,并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文件和产品包装。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1-9-2025 00:34 , Processed in 0.27499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