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技术中的一门新兴技术——汽车电力电子技术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迄今为止,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对于电磁干扰(对车内各种装置和车外环境的电磁兼容性EMC),尚需进行很多的研究和开发。进而使电动汽车的设计能满足严格的汽车电磁干扰标准。 各类电动汽车的电力电子系统制造成本是它们能否被消费者接受的最大的问题。只有在性价比大大优于传统内燃机汽车情况下,才能得以推广普及。据测算,第二代纯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轮汽车,在生产规模超过20万辆/年的情况下,有可能使生产成本降至当前水平的1/4,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生产成本相差无几,甚至还要低很多。若想迅速达到这种理想结果,必须由政府引导,“官产学研”或“产学研”结合,整车生产商或综合电力、电机企业牵头,汽车、电机、电子、冶金、化工各相关行业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上述非常艰巨的任务。 三、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是各类电动汽车深入发展的技术理论基础。基于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的最新成就,通过电力传动系统的交流化、高压化和对电力系统的精确控制,以及非混合动力系统的轻量化[包括采用超轻钢制车身(ULSAB-AVC)技术]、线控系统(X-by wire)等诸多技术,使各类电动汽车近年来获得飞速发展。 以丰田公司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为例,2000年5月推出的改进型(NHW11)普锐斯(Prius)牌混合动力汽车,与1997年最初的NHW10型车相比,与混合动力系统相关的零部件减轻125kg;随后,以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理论为指导,开发出所谓THSⅡ技术,使2003年9月面世的第二代普锐斯NHW20型车的整备质量再降125kg。从而与传统的同一等级、同一车长的普通汽油车的整备质量(平均为1260kg)处于同一水平。第二代普锐斯车的与混合动力系统相关的总成和零部件质量比第一代车减少48kg,其中蓄电池组的质量由76kg减至42kg;电动机和变速驱动桥由50kg减至40kg,并且电力传动系统的效率更高,与汽车的各种行驶工况更加匹配,节油效果和排放再创佳绩。 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目前受到各国普遍欢迎,2004年向世界各国出口125472辆,其中单是向美国的出口量就达到53991辆,2005年前7个月向美国的出口量就已达到61042辆。在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成功的基础上,丰田公司又开发出多种混合动力汽车:如克鲁格(Kluger)牌SUV车、哈里尔(Harrier)牌SUV车和采用THS-C(Toyota Hybrid System-CVT)技术的阿尔法(Alpha)牌MPV车以及戴娜(Dyna)牌柴油机混合动力载货汽车。本田公司则依据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开发出IMA技术(属于中等混合动力Medium Hybrid)用于因塞特(Insight)、思域(Civic)、雅阁(Accord)3种牌号的轿车上。 2005年三菱汽车公司、庆应义塾大学更是基于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分别开发出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轮轿车——第二代纯电动汽车。 一些学者、大型电机和汽车制造厂商预言:正像铁路上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相继被电力机车取代一样,电动汽车将于2010年前后逐步取代已存在100余年的内燃机汽车。 << 前一页 |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共0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