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动机新的生机会掌握在自主品牌的手中吗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不过,他们也只有半年时间做出判断并行动起来。路线之争 汽车排放标准的提升,无非是在进气、燃烧和尾气处理三个环节应用新的技术。但这三个环节带来的技术组合的可能,却令中国这种采取跟随和模仿的国家感到无从选择。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汽车排放国标选择与欧洲标准靠拢,但国内柴油机的发展却滞后很多。 从欧洲的发展看,欧Ⅱ到欧Ⅲ和欧Ⅲ到欧4,不是一个量级的进步方式。欧Ⅱ到欧Ⅲ是质的飞跃,发动机从机械式喷油变为更加经济和高效率的电子喷油。欧Ⅲ到欧4则是在尾气处理上增加一些颗粒捕捉器、催化剂之类,进一步提高排放和燃烧效率。 举例来说,增加了尾气处理新技术的欧Ⅱ发动机,颗粒物可以达到欧Ⅲ标准,但是一氧化氮和碳排放都没降低,这两个需要缸内燃烧的办法来处理。倪威说:“现在北京市场一直在推行的做欧Ⅱ车欧Ⅲ化,就是在尾气系统增加一个大的消声器。但这其实只是对颗粒物做了减少而没有能够在燃烧环节降低其他物质的排放,只能算达到欧2.5。” 从欧Ⅱ到欧Ⅲ的过程中,单体泵和共轨一直是两条平行的技术路线,都是通过电控喷油来实现燃烧的高效率。在欧洲,由于柴油油品杂质少、含硫少,因此对这两个路线并无好坏之分,只是由于博世等厂家在共轨方面做了大量研发,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把共轨系统做到可以满足未来欧6的排放标准,而单体泵由于使用和研发都少,一直是跟随而没有超越当前的标准。一位研究发动机的业内人士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共轨已经是成熟的技术,而单体泵则还要在更高标准下经受考验,我们不觉得中国制造的零部件价格低廉且粗制滥造,相反,我们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在南非市场已经具有一定的美誉度。 |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共0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