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中国经典畅销车任重道远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中国为何没有经典畅销车?说起来这个问题还挺复杂。笔者认为,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顾名思义,可以称为经典的东西都是要经过时间考验的。对汽车这种特殊的商品而言,这个考验期更长,至少需要几十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才50多年,乘用车真正的大发展、轿车大量走进中国百姓家庭也是本世纪后的事,缺少时间的考验。 第二,但凡称为经典畅销车的车型,销量都要在百万辆乃至千万辆的数量级上,而且指的基本上是轿车。如果将商用车也包括其中的话,也许我们的东风卡车和解放卡车可以算。但似乎经典畅销车指的都是轿车。 第三,高尔夫、甲壳虫、Mini、熊猫、T型车等经典畅销车的生产企业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完全的自主权。目前,我国的轿车企业大多是合资企业,即便有一些销量不错的车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合资算起到现在有20多年了,但也不能算是我们的经典畅销车,而是算人家跨国公司的经典畅销车。中国的畅销车一定要是中国自主品牌企业生产的,这并不是因为笔者有民族主义倾向。试想一下,假设甲壳虫在中国的销量非常好,那也还算人家大众的经典畅销车啊!即使是跨国公司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车型,也都源于其原有车型的基础之上,销售得好的话,也算跨国公司区域市场销量的一部分。 第四,经典畅销车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那时一款车的生命周期要比现在长得多,厂家推新车型的速度没那么快,消费者的选择有限。不像现在,品牌多,车型也多,消费者有时都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探讨中国为什么没有经典畅销车,是不是没有必要呢?非也。恰恰相反,正是这个话题引出了如何在中国培育经典畅销车的话题。笔者认为,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以培育中国经典畅销车为己任是一个非常好的倡议,这也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展壮大、基业长青的必经之路。 如何培育中国的经典畅销车?以下几点可供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参考。 第一,品牌和车型的设计要有长远打算。虽然市场竞争激烈,推新车型已成市场竞争必备手段之一,但后一车型和前一车型之间要有连贯性,更不要随意改变车型的名字。创造一个新名字或是一个新概念非常容易,但让消费者接受并且记住就不容易了。假如现在有一款叫“经典”的车,改款车可以叫经典第二代、经典第三代等以此类推,这样有整体和连贯性,消费者也容易记住。否则,今年叫经典,明年叫经典N6,后年又叫雅秀,大后年再叫雅秀·2009。消费者搞不清楚,企业对品牌效应也没有积累,像狗熊掰玉米。 第二,重视已购车用户,他们是企业的“金矿”。已购车用户会二次购车、三次购车,他们也许会成为某品牌的忠诚用户。同时,他们的用车体会将形成口碑,对潜在用户产生巨大影响。 第三,摒弃做一锤子买卖的想法,下功夫做好售后服务。产品好,服务也得好,这样才能留住消费者的心。如果服务不好,即使产品再好,消费者也会望而却步。 第四,经典畅销车都有经典的企业文化在其中。自主品牌企业从现在起要注重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第五,要耐得住寂寞。有些车型也许是慢热车型,也许要在两三年的使用期后才能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点也许较难做到,因为企业对销售负责人的任务考核很严格,如果年底不达标则走人。新换上的销售负责人即便不彻底推翻前任的做法,也会进行一系列改革。事实上,销售负责人的考核不能只看当年。这就要求企业一把手要有眼光,有胸怀,不急功近利。 第六,媒体记者要笔下留情。不能一款车上市后表现不佳,就大做特做文章,将其一棍子打死。要理性地进行评价,尽量远离炒作和人云亦云。 要说的其实还有很多。因为打造中国的经典畅销车需要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行文至此,有人问,“夏利”算不算中国的经典畅销车?这还真把笔者难住了。算还是不算,请读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共0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