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行业锐评 > 查看内容

背负巨大压力李耀坦陈“昌河复兴计划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来源: 中国机械汽车人才网
PostTime:23-11-2007 22:26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背负巨大压力李耀坦陈“昌河复兴计划

 

    114日,李耀走马上任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整整3个月后,向媒体坦陈了昌河复兴计划。和他一起接受采访的还有与他同时上任的昌河公司总经理周世宁。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昌河公司净亏损达2.26亿元,今年情况仍然不乐观。从2005年开始长达两年多的调整,几番换帅没有使曾经连续6年稳坐“微车老大”位置的昌河有任何起色。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心里没底的李耀来到了昌河。上任第一天,李耀做的第一件事是仔细研究昌河公司的财务报表。之后,他悬着的心放下了,昌河的情况比他想像的要好。在他看来,昌河是有希望的。

    同一天,面对昌河全体员工,李耀表示,对于昌河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要有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他提出了“昌河汽车复兴”的目标,并做好准备“竭尽忠诚”去实现这个目标。

    昌河复兴计划包括近期和长远两部分,修复销售网络、降低成本是昌河近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以此推动昌河尽快走出低谷;从长远看,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是昌河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

    修复网络

    从李耀办公室的窗户向外看,可以看到昌河专供经销商使用的成品车停车场。他告诉记者,83日刚来的时候,停车场显得有些空旷。9月份以后,停车场的车渐渐多起来。现在,停车场每天都是满满的。但是这不能掩盖昌河销售网络存在的问题。

    昌河最辉煌的时候,年产销量一度占到国内微车总量的40%。“那时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功不可没。”昌河销售公司的一位老员工这样感叹。现在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网络对于昌河自主品牌汽车销售起的作用越来越弱,直接导致了昌河微车销量严重下滑。

    李耀首先要抓的就是昌河的销售网络问题,尽快提高微车的销量。1015日、16日,昌河汽车邀请广东、四川、江苏、北京等地的11家经销商在江西景德镇开会,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昌河汽车、昌河铃木的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经销商获利能力等问题。李耀、周世宁、副总经理旷光华和销售公司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听取了经销商的意见和建议。这个会议也为明年昌河产销目标的确定提供了参考意见。

    下一步昌河将把人力、物力、财力向销售环节倾斜,重点通过打破平均主义、建立“能触及每一个销售人员的内在灵魂”的激励机制,加强销售队伍建设。

    降低成本

    从今年上半年的市场看,国内整个微型车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消费者对微车的性能非常挑剔,对价格更加敏感。李耀认为,微车的质量、外观要好,价格也要有竞争力。

    明年预期销量的增加,为降低采购环节的成本提供了可能。除了昌河九江工厂生产的发动机以外,昌河很大一部分发动机从东安发动机公司采购。在李耀近期的日程表里,与东安发动机等配套企业见面,建立共赢机制,被排在重要位置。

    除了在配套环节降低成本以外,昌河已经着手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自主创新

    从近期看,通过修复网络和降低成本,提高产销量,使昌河实现扭亏,尽快走出低谷是有希望的。这也是中航二集团公司领导和昌河公司对新领导班子的最大期望。但是,李耀的目标显然不仅仅是昌河实现扭亏,而是昌河实现复兴。他已经认识到,昌河要实现复兴,就必须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而在这方面,昌河已经落在竞争对手的后面。

    在采访中,李耀讲了一句话:“今后与日本铃木公司的合作要追求广度和深度。”这个广度和深度指的是在新产品研发方面要有中方人员参与,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研发队伍,在合资过程中“追求一些新的东西”。

    从目前情况看,昌河的微型车研发能力比较高,今后要在提高微型轿车研发水平上增加投入,培养人才。

    前几年的调整,导致昌河只能采取跟随战略,丧失了很多市场机会。今后要在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前提下,从跟随转变为领先。明年要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车型两个渠道推出新产品。

    期待小排量车的春天

    李耀认为,昌河汽车年产销达到20万辆时,就标志着昌河走出了低谷。在这20万辆中,比较合理的比例是,微车达到12万辆,微型轿车8万辆。但是他并没有给出达到这个目标的时间表。只是很谨慎地表示,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底,是昌河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到2009年,昌河的情况应该有明显好转。

    目前,李耀考虑更多的是补足微型车的产品线,没有考虑向更大排量发展。因为从自身的研发能力以及合作伙伴的优势看,昌河做小排量车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虽然近年小排量车的市场形势不是很好,但是李耀对小排量车的未来充满信心。“十七大”以后,国家强调初级分配,这一部分群众解决温饱问题以后,就要面临创业的问题。那将是小排量车的又一个春天。李耀非常乐观地估计,未来国内微车的市场容量是120万辆,他期望能够借这个机会恢复昌河微车的销量。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1-8-2025 08:37 , Processed in 0.3293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