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开发车载控制微控制器功能安全技术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东芝开发出了以单核实现车载控制微控制器要求的功能安全的技术。预定从2010年开始样品供货配备该技术的车载控制微控制器,从2013年开始量产。此次的技术已在2009年11月3日于德国举行的汽车功能安全等相关会议“Safetronic2009”上发布。 汽车、核电站、铁路及工厂设备等事关人身安全的系统大多以电气性或电子性软硬件来实现。2000年制定的功能安全相关国际标准“IEC61508”对关系到人身安全(尤其是预防安全)的电子控制系统,制定了在设计、开发、制造、运用及废弃等各个工序(工艺)中要遵守的规程。要求的安全度等级(SafetyIntegrityLevel:SIL)分为从最低的SIL1到最高的SIL4的4个级别,汽车上的制动辅助系统及助力转向辅助系统须为SIL3。目前,从IEC61508派生出的汽车功能安全标准“ISO26262”正在审议之中,普遍认为很可能最早于2011年在欧洲法制化。 东芝开发了在要求SIL3等级领域适用的车载控制微控制器平台,开发的各个阶段,均取得了德国第三方试验认证机构TUV-SUD的概要参数报告(AuditReport)、详细参数报告(ConceptReport)及功能安装报告(TechnicalReport)。为开发此平台,东芝与总部位于意大利,提供混合信号SoC(systemonachip)设计及验证解决方案的Yogitech公司缔结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微处理器、总线及内存等主要部件上,接受该公司提供的易于实现功能安全的IP内核及其技术支持的同时,还共同了开发其他外设。 东芝此次对微处理器周围的功能安全化采用称为单核型紧耦合的方式,实现了对SIL3的支持(图1)。在处理用内核A上组合使用监视用硬件电路B。硬件电路B内置比较及自诊断电路,自动进行比较和自我诊断。采用这一方式,与此前在支持SIL3时普遍使用的双核方式相比,可大幅减少软硬件的开销。具体而言,无需再像原来那样在双核间进行时钟相位转换及电源分离,而且还可减小监视用软件的规模。“与原来使用双核的SIL3支持方式相比,硬件增加量可减少至约1/6、追加软件的代码规模可减小至约1/5”(东芝半导体公司系统LSI事业部技术总监村尾丰)。 |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共8条 发表评论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