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汽车设计 > 查看内容

“汽车蓝皮书”:关键技术研发仍是短板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job.cartech8.com
PostTime:7-2-2010 21:08
主页 评论:18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虽然研发取得了很大突破,技术取得了快速进步,但其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和制约,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相关部门新近出台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09)》(又称“汽车蓝皮书”)表明,阻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关键技术缺乏——企业研发力度不够,且尚未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资金缺乏——技术攻关、示范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较大投入;人才缺乏——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这份“汽车蓝皮书”显示,目前国内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仍然不够:混合动力整车的核心集成能力、动力系统优化和匹配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已被整车企业所接受,但推广工作尚需进一步磨合;电池、电机、燃料电池等零部件的产业化转型正在进行,研发过程中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系列化和标准化设计应更加关注;基础技术研究仍是制约瓶颈,致使关键部件和材料尚需进口,增加了零部件和整车的成本等。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比传统汽车高出很多,其研发仍处于产品的初级阶段,要真正实现产业化,还要度过艰难的市场导入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推广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跃升,特别是在科技人才资源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支优秀的队伍,但这支队伍还远远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缺口。

这份“汽车蓝皮书”认为,对于当前正处在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与产业化进程的中国汽车工业而言,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就必须培养和吸引大批国际一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吸引更多高层次留学人才回来,以人才推动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发展。

为加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这份“汽车蓝皮书”建议,应尽快明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技术路线,建立创新合作机制;建立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推动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尽快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完善检测标准与手段;建立财税金融激励政策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拓宽融资渠道,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注意和谐发展,节能与环保并重;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既保护自主技术又尊重他人技术。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18 发表评论
引用 xkworkshop 1-9-2011 18:14
像比亚迪这 ...
引用 秋水无痕 13-6-2011 21:43
政府要重视 ...
引用 spyjames 8-6-2011 15:43
钱很重要, ...
引用 penglongfum 31-5-2011 14:21
我只能说我 ...
引用 圣道轩辕 7-3-2011 23:17
新能源汽车是大方向,下一个10年将大放异彩,希望中国车企能抓住这个机遇,与世界竞争。现在还是要实事求是的发展传统能源,搞好汽车传统领域的开发,如发动机的DOWNSIZING。
引用 wsl1337 7-3-2011 14:59
大家看撒了解到克拉
引用 shen112900 2-3-2011 17:52
新能源汽车国策支持,有前途
引用 戍城卒 21-11-2010 16:10
系能源技术肯定要做的!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这也算是未来的趋势了!内燃机在提高热效率,能提高到哪,就算是100%还是要用不可再生资源,越用越少。更何况想提高内燃机热效率并不比高新能源技术容易!刚起步肯定不容易!总会搞出来!国家与国家总是有差距的!!有个差,才会促使你进步!
引用 amwlingfeng 27-10-2010 12:37
个人觉得与国家,企业的理念息息相关
引用 响叮当 4-10-2010 17:54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容乐观。
引用 龙之骄子 23-9-2010 09:50
关键是人,没人,只会被别人越落越远
引用 hongzheng 20-9-2010 13:30
不錯的見解
引用 hk313 17-9-2010 18:26
传统的汽车关键技术我们都不行,别说新能源汽车了。
引用 风阳 13-6-2010 10:43
在技术、资金、人才之外,还有对高新技术的辨别能力,因为真正的高新技术,不在现有技术之内。这一点非常重要。
引用 qinerdear 9-6-2010 10:21
中国汽车设计网江苏省苏州市电信网友 [liulu1985b] (58.211.*.*) 的原贴:1
如果一个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技术、资金、人才都缺乏,我想不通这个产业还有必要发展下去的理由,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市场所展现的环境与以上分析的应该是大大不通的,那么只有一个理由:文章的分析不科学!
其实中国还是有机会的,虽然国人目前还很不相信国内的实力,但相信中国这次一定会挺起来
引用 chengtaojlu 19-5-2010 22:34
今天刚看到国家马上要下发鼓励新能源的政策了 就看到这篇文章 。说明什么???
引用 情非得已 13-4-2010 11:22
中国汽车设计网江苏省苏州市电信网友 [liulu1985b] (58.211.*.*) 的原贴:1
如果一个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技术、资金、人才都缺乏,我想不通这个产业还有必要发展下去的理由,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市场所展现的环境与以上分析的应该是大大不通的,那么只有一个理由:文章的分析不科学!
初级阶段,比西方落后了近百年啊。
引用 liulu1985b 12-3-2010 23:29
如果一个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技术、资金、人才都缺乏,我想不通这个产业还有必要发展下去的理由,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市场所展现的环境与以上分析的应该是大大不通的,那么只有一个理由:文章的分析不科学!

发表我的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2-9-2025 19:10 , Processed in 0.3408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