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行业锐评 > 查看内容

SAE主席谈中国汽车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中国机械汽车人才网
PostTime:19-12-2007 22:02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SAE主席谈中国汽车

 

    理查德·沙姆,2007年度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 international)主席,曾任克莱斯勒公司负责产品开发与质量的副总裁,参与了美国政府主导的“新一代汽车合作伙伴计划(PNGV)”,是美国燃油经济性与空气质量研究小组成员。

    121日,沙姆访问中国,并接受了本报专访。有着40多年汽车行业从业经历的沙姆,对中国汽车市场、汽车人才培养以及汽车新技术开发有着独到见解。

    中国充满机会 人才需要实践经验

    《中国汽车报》:您认为中国的汽车市场与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

    沙姆:中国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这与欧洲和北美成熟的汽车市场相比,简直不可思议。中国这个巨大的充满潜力的市场,对世界汽车业太有吸引力了。

    这里为汽车人才提供了发展机会。在美国,我认识一位来自中国的汽车电子领域的专家,当年为了更好地发展,他来到了美国。但是现在,如果让我比较北京、东京、纽约哪个城市发展机会更多,我肯定选择北京。我发现,现在也确实有不少在美国汽车业工作的华人,又重新回到中国寻找机会。

    《中国汽车报》:您如何看待汽车人才培养问题?怎么评价中国的汽车工程师?

    沙姆:我认为,中国从很久以前就有很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中国人非常擅长工程技术。

    今年,SAE组织了一个在校大学生的汽车工程项目比赛。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来自中国湖南的大学生团队也参加了比赛。对于第一次参加比赛的选手来说,他们表现得非常棒。据我所知,中国有很好的教育体系,尤其在基础教育方面。但是,一个汽车系的学生要想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汽车工程师,需要把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机会,需要了解如何制定计划、执行计划。

    如何把理论应用到工作实践中,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汽车业都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我的建议是,把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纳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

    竞争使企业更强大 出口欲速则不达

    《中国汽车报》:近两年,美国汽车业遇到一些问题,在美国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今年丰田很可能超过通用,领军全球市场。有人说是全球化导致了美国汽车业的矛盾激化,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沙姆:我恰恰认为,来自外国公司的竞争是促进美国汽车业发展的最大动力。我认为,一个公司要发展,就要找到目标,并开始追赶。比如通用公司,通过了解和学习丰田,可以找到差距。竞争对手的方式不一定是最完美、最适合自己的,但是首先必须了解竞争对手,然后有选择地学习、改进。我认为,我们与日本公司的差距就在于,他们善于学习并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而我们没有。学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一刻也不能停,否则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中国汽车报》:目前,一些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开拓国际市场,对此你是怎样看的?

    沙姆:如果我是这些企业决策者,我会先考虑国内的市场,然后再考虑出口。

    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有非常巨大的潜在的市场,在这里,本土企业更具有优势;第二,如果汽车质量还不成熟,出口到海外市场将面临很大风险,一旦质量出现问题,对品牌的影响是很多年都难以弥补的。我非常期望看到中国企业在海外成功,但是欲速则不达。

    中国可以从PNGV计划中吸取教训

    《中国汽车报》:您曾参与过美国的“新一代汽车合作伙伴计划”(The Part?nership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Vehicles, PNGV),但是这个计划后来终止了。能介绍一下这个计划对美国汽车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对中国汽车新技术发展有什么借鉴?

    沙姆:1993年,美国政府与三大汽车公司推行意在推动美国汽车技术革命的合作计划,即PNGV计划。当时,美国很多政府部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公司都参与到这个计划中。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在基本不改变车体大小、安全性和售价的情况下,制造出每加仑汽油至少跑80英里的汽车(约3公升/100公里)。

    但是,这个计划2002年终止了。这是一个在技术研究上很成功、但在商业化过程中很失败的项目。据我所知,当时已经有两家公司研制出了75英里/加仑的车型,但是根本无法商业化,因为价格太高了。

    汽车行业的新技术研发涉及很多相关行业,需要协调发展。在其他行业也是一样的。GPS技术现在在手机上应用很广泛,但是它从出现到最终的商业化,用了20年。PNGV很多技术在实验室阶段没有问题,但真正纳入到商业运行中,没有相关技术的支持就无法实现。这是中国企业在汽车新技术研究过程中可以吸取的一个教训。

    《中国汽车报》:面对能源紧张问题,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人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和世界汽车缩短差距的一个机会。您对这个观点怎么看?

    沙姆: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比如在通讯领域,当世界的通讯技术已经发展了几代,其他国家都一代一代发展过来的时候,中国发挥了后发优势,实现了跨越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建议,任何一个政府在选择新能源之前,一定要考虑各国的具体情况:自己有什么资源、有哪些优势,然后再决定在哪方面研究。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6-7-2025 12:21 , Processed in 0.2860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