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行业锐评 > 查看内容

竺延风离任 一汽集团上市或将放缓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中国机械汽车人才网
PostTime:25-12-2007 15:20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竺延风离任 一汽集团上市或将放缓

 

  1211,吉林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九次会议,决定任命竺延风为吉林省副省长。一纸调令,终于结束了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的去留传闻。

  但更大的谜团随之浮现,有关继任者人选与一汽集团战略何去何从的问题,是眼下摆在一汽集团面前的两道必答题。

  再见!一汽

  "现在唯一可以确认的是,竺总已经被任命为吉林省副省长,但并没有被免去一汽集团总经理的职务。"即便此前已经有消息称竺将卸任一汽集团总经理,一汽集团新闻中心主任高源还是非常谨慎地表示,竺并没有离开一汽。但另据一汽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竺已经和其继任者交接,一汽集团新主帅将在明年1月履新。

  竺延风曾经是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中最年轻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自1983年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一汽集团工作,至今已有24个年头。1999228,时年38岁的竺延风从一汽老厂长耿昭杰手中接过一汽集团大印。在他8年多的"执政"生涯中,主导了一汽集团整体改革,实施了"天一"重组战略,并将"红旗"品牌重新规划定位。2006年,一汽集团全年销售汽车116.6万辆,利税163.7亿元。

  "都说苗圩上任时接手了个'烂摊子'1997年苗圩调任东风集团党委书记,彼时,东风亏损5亿元),其实竺延风上任时一汽的日子也很艰难。"知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回忆说,在竺延风接任一汽集团总经理前的1996年到1998年,一汽经历了历史上特别困难的三年,设备开工不足,企业效益不好。竺延风上任伊始,就做出了一个对一汽解放品牌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的抉择--集中投入11个亿,与国外合作开发自主品牌的大马力高端柴油机,同时在无锡建一个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生产基地。

  在决定立项开发的最后一次会议上竺延风豪气万丈地讲:"11个亿,是关系到一汽未来五年、十年战略走向的大问题,是关系到几万人饭碗的大工程。如果项目失败了,我立马辞职!并甘愿受党中央、国务院和全体职工给予的处分,包括蹲监狱!"

  20078月,解放第六代重卡J6在长春下线。竺延风说,解放J6的下线,是一汽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次爆发。显然,这样的爆发来自八年来的积蓄。然而,对竺来说,仅仅是商用车领域的突破并不足以平息业界对一汽在乘用车领域的议论。

  任重道远

  20068月,一汽迎来了继红旗之后又一乘用车自主品牌--奔腾。

  在奔腾正式公布价格前,曾流传有这样一则故事--对奔腾15万元的售价,竺延风并不满意。在他看来,融汇了一汽集团全体员工智慧的奔腾,应该获得更恰如其分的定价。在奔腾上市现场,竺延风说,"我们从2002年就开始策划,计划在2007年以前要推出一款自主品牌的中高级轿车。这个自主品牌项目是一汽集团全体员工智慧的结晶,很多人做了大量艰苦的努力。"不过,竺最终还是采纳了下属的建议,奔腾的售价最终没有改变。

  但就是这款让竺颇为满意的车型,却没有得到业界的认可。"38%的零部件从海外采购,大部分是马(自达)6的部件,大量的机器手也都是和马6一起使用日本小松的设备。"有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地指出,耗资10亿元打造的奔腾居然没有自己的生产线,要与马6共线生产,而且作为研发主要内容的3H车身,中方没有拥有其全部知识产权。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红旗HQ3的推出让这样的非议达到了极点。20054月,一汽轿车宣布:"红旗HQ3计划于20063月上市,并将在天津一汽丰田工厂与皇冠共线生产。"但在200510月末,从一汽传出消息,红旗HQ3的生产场地将改在长春生产。

  据了解,20051010,一汽轿车HQ3的项目联系人收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公函传真,这纸公文明确表示:红旗HQ3不能在天津一汽丰田与皇冠共线生产,否则不予以自主品牌的注册登记。失去"自主品牌"的登记,一汽集团就没有了生产红旗HQ3的意义,红旗HQ3被迫移回长春本部生产。然而,即使回到长春,在业界看来,车头顶着红旗的HQ3也分明就是丰田Majesta(第四代皇冠)的化身。

  面对种种指责,竺延风说,HQ3仅仅是一汽自主品牌发展阶段的产物,一汽的最终目标是核心技术的全面自主,为了这一天,一汽集团已经构建了一个以最新技术为核心的汽车产业基础平台方阵。一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一杆旗帜,作为掌门人的竺延风必须一马当先。

  放缓上市

  今年715日,一汽集团迎来54周岁生日。当日发布的《一汽集团公司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纲要》)为一汽的未来献上了最好的生日礼物。《纲要》显示,到2015年,一汽将在自主研发及创新方面投资130亿元,其中产品开发费用约88亿元;研发能力建设费用软、硬件设施投入25亿元;科技开发229项重点技术项目投入约17亿元。竺延风说,一汽对《纲要》的框架和内容进行了十多轮修改,目标只有一个,"在《纲要》的指引下,一汽集团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全面形成有竞争优势和完整体系支撑的自主创新能力。" "这些努力非常可贵,"贾新光颇为遗憾地表示,"可惜他没办法在任期内完成这些目标。"

  去年3月,竺延风向外界透露了一汽集团将整体上市的消息。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内,无论媒体和业界如何鼓噪和分析,一汽集团在年内整体上市的计划并没有实现。

  1211,一汽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一汽夏利(000927.SH)发布公告称,公司向一汽丰田公司转让天津丰田冲压部件公司和树脂部件公司的股权。此消息一经发布,便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举是一汽为实现整体上市而进行的资产关系理顺的动作。"那只是在敏感时期的联想式判断。"中信证券分析师李春波认为,这和一汽整体上市并没有任何关系,况且随着竺的离任,一汽整体上市的步伐或将放缓,"毕竟新领导上任后还会对原来的策略进行修正。现在一切都看不清楚。"

  记者从一汽集团内部获得的消息也证明了这一点。据一汽内部人士透露,一汽整体上市的计划将暂时搁置,"里面涉及到很多问题。"他不肯透露更多的细节。

  "后竺"时代

  人们现在同样关心的是,谁将接手这家有着五十多年历史、十万名员工、巨大社会责任的大型国有企业。此时,徐建一出现在我们面前。

  "徐建一肯定会过来,但是否会全面接过竺延风现有职权,现在还不能确定。"有了解这次人事变动内情的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徐建一与竺延风已是相当熟识。二人曾长达20年共同为一汽集团服务,彼时徐曾做过竺延风的副手。据一汽人说,在1999年谁接耿昭杰的班时,二人还曾有过一番PK的经历。

  年龄较长的徐建一也是一汽"老人",进入一汽后,历任一汽-大众副总经理,一汽集团公司总调度长,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还曾兼任一汽轿车股份公司副董事长,直到200311月,他才出任吉林省省长助理(现为吉林省省长助理、省政府党组成员,吉林市委书记)。有业内人士评价,徐在一汽任职期间,对一汽最大的贡献是主持完成了一汽与马自达的技术合作项目。

  在后竺延风时代,一汽集团无论如何实现整体上市和发展自主是新任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汽的整体战略不会有大的变化。"在贾新光看来,由竺一手确立的产品开发体系不会有调整,"因为一旦停下来,损失就大了。不过,红旗问题无论如何要解决。"现在对一汽来说,最要紧的是尽快拿出能够为一汽带来冲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增利(增加盈利能力)的新红旗车型。

  "要正式宣布新领导的任职要等到明年1月。"一汽集团党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说,到时一切答案将水落石出。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6-7-2025 11:24 , Processed in 0.3585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