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汽车电子 > 查看内容

一款用「黄金」做材料的智能车灯,如何做到省电70%?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lixinfu 作者: Joy来源: 车云网
PostTime:17-3-2016 19:03
作者:Joy 每一个研究智能车灯的人,都在解决灯光使用效率的问题。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每一个研究智能车灯的人,都在解决灯光使用效率的问题。

传统车灯照亮前方路面的时候,常常会刺到对向司机的眼睛。而且还会照亮一大片天空,以及路边树木和草坪房屋,这些位置的信息对开车来说没有太多价值。智能车灯通过控制,把光集中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不需要照射的地方就保持黑暗。
这种功能的车灯已经出现了。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使用激光或数字光处理系统的大灯,动态锁定目标然后适应性输出光照,实现了“哪里需要照哪里”的目的。不过这种做法还不够高效。因为原理上,这类车灯灯光变化是靠选择性阻断实现的。换句话说,头灯仍然是整个全亮,只不过用某种方法阻挡了一些不需要的发光像素,仍然存在光浪费。
在这个问题上,LED阵列大灯更省电,但是在技术处理上比较复杂。这种车灯一般由80个发光像素组成,每一个都要连接到昂贵繁琐的光学器件上去,做到单独控制开关。在使用时打开需要的像素,控制照射位置。

△左上角为大灯系统调整发光像素打出的µAFS(研究项目名称)字样
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出了一款车头大灯系统,特点在于:单独可控的LED数量多了十几倍,这意味着灯光照明的花式会增加不少。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方法会用到4个LED阵列,每个阵列有256个发光像素,每个像素的尺寸大约只有125微米。每个像素都能单独控制,会发射3种光通量,这就让头灯能选择性地释放光能,其中一般情况下,有70%的LED出于省电模式——也就是关闭状态。
有一个非常困难的部分是,为了独立控制每个像素,每一个发光像素要和驱动芯片连接,两者间的距离只有15微米。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员尝试了一种材料——用黄金做成的纳米级“海绵”。这种材料真的能像一块海绵那样压缩,并精确适应组件的表面起伏,是一种很不错的连接材料。当然研究人员也在试验其他材料,除了黄金海绵,他们还在尝试了一种金锡合金。

△纳米级黄金海绵
这个全新的头灯是名叫µAFS(微型自适应顺光照明系统)合作项目的研究成果,除了弗劳恩霍夫研究所,项目成员包括了英飞凌、欧司朗、海拉以及戴姆勒。欧司朗负责电气、机械和热接口,做出原型后转移到灯模块中。海拉主要解决开发光学系统和热管理系统,包含了整个车头灯的设计。戴姆勒制定总线连接和光学元件的规格和要求,负责车头灯的详细测试,最终期待产品在梅赛德斯奔驰上亮相。目前除了LED芯片近期已经被装进大灯的消息,弗劳恩霍夫的研究人员没有提到半点商业化产品的细节。
只是不知道,用上了黄金海绵这种材料,这款车灯系统的商业化成本会是多少呢?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3-7-2025 02:32 , Processed in 0.27900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