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拆解分析!发动机谋杀案凶手疑云
作者:爱车的诺诺 发动机离奇猝死,车主向诺诺报案,希望得到解释。昨天,我们展示了案情的全部证据,让大家来帮忙锁定涉案的犯罪嫌疑人。今天我们就来公布一种推测。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昨天泄密出来的档案记录是我们的一次重要尝试,由于此案的不确定因素基本已排除,所以我们将档案进行解密来让大家一起参与进来,这会是一次有趣的交流,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平日的工作是如何进展的。 看到这里的读者,你们应该已经看过这个案子的档案了,相信你们已经独立思考做出了对凶手的判断。那么接下来,从我们的视角,来给大家看一下这个案件的逻辑推演。 很显然,这个案件最核心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1、 发动机水道里的奇怪物质究竟是什么? 2、 G先生为何没有做出正确的应急判断? 3、 其他人对这台发动机做过些什么? 带着上面几个问题,大家来看一下,我们做出的推测是什么。 首先,这期谋杀案的重要嫌疑人就是车主G先生本人,他对发动机故障灯提供的信息缺乏常识,在车辆亮起故障灯之后没有及时靠边停车呼叫救援,并且在车辆故障憋熄火之后还尝试再次发动汽车。这样鲁莽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发动机更加严重的损伤,经鉴定,发动机已经出现了拉缸的现象,很有可能就是因为缸体温度异常仍然尝试点火导致的。所以,推测G先生直接杀死了这台发动机,是最后一刀的致死凶手。 第二,我们怀疑,之前司机Q对车存在着不合理的使用或者保养,因为从发动机水道里形成的胶状物来看,这个现象基本可以断定是发动机内的油性防冻液混掺了其他的水性防冻液形成的,极大地影响了液体的流动性。而油性防冻液产品在副水箱上粘贴的提醒表达的意思也不够明确,故而存在误导司机Q添加其他水性防冻液的可能性。但引起缸内冷却液发生变质的凶手,司机Q的嫌疑是最大的,只有他是车主G之外,长时间和这台MINI待在一起的。当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排除其他用车人员。 第三,在对发动机进行解剖鉴定的过程中,发现冷却液位已经降低至缸体上端,所以可以判断这台发动机在死前是缺液的状态。从图片里可以看到,发动机壳体上留存了一些已干的液渍,是之前漏液的痕迹。而在这个漏点附近的水管被拆下来以后,也可以清晰的看到,有被腐蚀过的破损痕迹。依照这个情况来看,极有可能的一种状况是,先前由于油性冷却液工作温度较高导致了水管的腐蚀,引发了发动机冷却液的流失。然后,在司机Q发现了缺液现象以后,往标注的不太明确的副水箱内加入了水性防冻液。假如以上假设成立,这个EVANS牌的无水防冻液可能面临了破坏发动机水路和保养标识不明确的两项指控。 第四,一般豪华品牌在自己的副水箱上都配有液位传感器,当发动机出现漏液情况时,能给予非常明确的警示信号,提醒车主去关注冷却液液位。在我们查阅了这台07款MINI的N12发动机附件信息以后,我们发现,这款车并没有水位传感器这个元件。而在宝马1系的纵置机型N13上,我们发现,同门的N13搭载在1系上是配有副水箱的液位传感器的。这样的设计也并非必须,但是确实能给发动机出现意外的缺液提供一个明确的提醒,是一项安全冗余。依此来看,MINI上缺少安全冗余的设计并非蓄意想对死者造成伤害,顶多被判为过失杀人。 但从G先生的口供中描述的“我看MINI那些黄灯经常会亮,开起来也没太大问题,我还以为MINI就是这样子的。”来看,有可能MINI的产品给了车主错误的暗示,但也有可能是车主G为了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刻意描述的口供。由于车主G被列为首要犯罪嫌疑人,这些口供证据没有办法完成对MINI的指控,所以推测MINI在此案中所涉及的判罚是最轻的。 综上,本案涉事的犯罪嫌疑人锁定在这四位身上:车主G、司机Q、EVANS防冻液、MINI。 补充一点,虽然在国内MINI被当做豪华车在销售,但是严格意义上讲,在全球范围内,MINI并不属于豪华品牌,所以过失杀人的嫌疑最终也将不成立。 由于本案的主要嫌疑人是死者的物权所有人,在得知我们的调查进展以后,放弃了起诉。所以,本案最终没有开审,我们也无法对本案下结论。热心群众们,可以收拾下瓜子饮料,散了!散了! 通过这个死亡案例,我们得到了以下几个启示: 1、 请重视汽车发出的信号,你不在乎那些黄灯红灯,它就会把你打入深渊。 2、 汽车要谨慎交给他人使用,尤其是做了非原厂改动的汽车。 3、 MINI不是豪华品牌,把它定义为个性品牌更加合适,不该以常规豪华品牌的标准去要求MINI。 |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共0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