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和产业政策
作者:大哈哥哥 最近,经济学家张维迎炮轰产业政策,说产业政策是穿马甲的计划经济,还说搞产业政策不搞砸不罢手,比如光伏等等。张维迎此言一出马上就有人来反对,比...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最近,经济学家张维迎炮轰产业政策,说产业政策是穿马甲的计划经济,还说搞产业政策不搞砸不罢手,比如光伏等等。张维迎此言一出马上就有人来反对,比如林毅夫。不过网上大多数人都支持张维迎而反对林毅夫。现在电动汽车也是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的,那么电动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产业政策会不会象张维迎说的那样,不搞砸不罢手,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纯电动汽车从供电方式来说可以分为三种,蓄电池汽车,可以是锂电池,也可以是别的;超级电容汽车,用超级电容来贮存电能;还有一种是燃料电池汽车。前两种电动汽车是需要充电的,而燃料电池汽车不能充电,而是加注燃料,比如氢气,或者甲醇乙醇等。现在的纯电动汽车多是蓄电池车和超级电容车,因为燃料电池汽车用的氢气不好贮存,甲醇和乙醇的燃料电池还不太成熟。但是日本却将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发展方向,对蓄电池和超级电容汽车不感冒。 蓄电池汽车现在炒得很凶,又有国家的补贴,但是在市场上却卖得不怎么好,原因有那么几个,一是连续行驶的里程短,三是不方便充电,三是充电时间长。这其中第一和第二个都不是大问题,可以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充电设备的完善而得到解决,第三个问题是蓄电池汽车和超级电容汽车的命门,是无法解决的。 电动汽车行驶靠的是电能,电动车行驶的里程越长,需要的电能就越多,初中物理就可以知道,电能E等于电功率P乘时间,而电功率P等于电压乘电流。这虽然是初中物理,但是不管到哪里都是这样,到了清华大学是这样,到了麻省理工学院还是这样。 电能量的单位通常用度来表示,度也叫千瓦时,也就是一千瓦的电功率工作一小时消耗的电能。为了让纯电动车跑得远,那么蓄电池的容量也就要加大。象特斯拉,它的电池的容量就有60度。 增加了电池或超级电容的容量虽然解决了纯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的问题,但是却带来了充电时间的问题。还是以特斯拉为例,它的电池容量是60度,那么如果给它的充电功率是60千瓦,那充满电池的时间是一小时,如果充电功率是120千瓦,那么充电时间是半小时,如果充电功率是200千瓦,那就要充20分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以后电动车普及了,那么高速公路充电站里将会是个什么样的风景啊。 那么为了减少充电时间,加大充电功率行不行,还真就不行。还是以上而的为例,蓄电池汽车的充电电压也就是600伏左右(电压再高就有危险了),如果充电功率是120千瓦,那么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知道,充电电流将是200安,假如充电线路的电阻是0.1欧姆,那么电线的发热功率就有4千瓦,相当于一个4千瓦的电炉,如果充电功率是200千瓦,那么充电电流将是333安,发热功率为11千瓦,如果为了把充电时间减小到10分钟,用400千瓦充电,那么电线恐怕会发热烧掉了。 那么能不能提高充电电压而减小充电时间,答案是不能。还是以上面的为例,如果你把充电电压提高到700伏,由于蓄电池的电压只有600伏,那么电线上将会有100伏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将是1000安,发热功率是100千瓦。 从上面可以看到,除非有人发明了常温超导体,否则欧姆定律一定会起作用,充电时间和连续行驶里程的矛盾无法解决。可能有人不相信,说什么现在的手机不是可以快速充电了吗,充电5分钟可以打一天。问题是手机的电池容量有多大,现在那些大容量的手机电池充其量不过3000毫安时,如果充电电流是3安,充电时间是一小时,充电电流提到30安那么6分钟就充满了。30安和上面的电流比起来不值一提,发热量也就小多了。就象有人可以一口吃掉一个小笼包一样,你叫他一口吃掉一个比萨饼看看,还不把他给胀死了。 有人说,用电线充电怕电流过大,那么我用无线充电不就没问题了,这个方法非常可笑。首先,无线充电效率不高,你充10度可能要浪费掉1度,其次,用无线充电后还是要把无线电的电磁能量转变成电能,还是等于电压乘电流乘时间,充电时间和连续行驶里程的矛盾无法解决。在此再说一遍,给汽车充电的电能量不是手机电池可以相比的。 正是因为蓄电池和超级电容汽车有这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小日本放弃了这种车而转头去搞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加的是氢气或甲醇,没有什么充电发热的问题,日产把自己的电池厂都卖了,搞乙醇燃料电池汽车。 再回到张维迎炮轰产业政策上来,张维迎十多年前说,搞产业政策大多没有好结果,还举日本为例,说当年搞高清电视,采用的技术有模拟式的和数字式的,数字式的抗干扰能力强,清晰度高,但是要占用大量的带宽。日本由通产省带头搞模拟式的,而美国没有什么产业政策,大家各显神通。刚开始时小日本占了点上风,因为数字式的占的带宽太大。可好景不长,美国佬发明了数字压缩技术,也就是DVD用的MPEG-2技术,一下子解决了带宽问题。结果小日本花了大笔的钱打了水漂,产业政策成了别人的笑柄。后来搞新能源汽车时小日本学精了,不搞什么产业政策,不管是用电还是用天然气,只要不烧油就行,好不好让市场来检验。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却只能是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还要大力发展锂电池,建充电桩,可是消费者却不买账。到时候这个纯电动汽车的产业政策会不会象日本的模拟式高清电视一样,还是让时间来检验吧。 |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共0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