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政策法规 > 查看内容

压力与希望并存 今年中国汽车界面临变数?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本站原创
PostTime:15-4-2008 20:05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前言

    今年第一季度国内车市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内车市的销售情况再创新高,但是增长幅度小于业内专家的预期。与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相比,其背后同时也露出了一些特别值得业界注意的新动向:钢材与橡胶等原材料的涨价为汽车厂商带来了严峻的成本压力;汽车新动力、新能源的发展前景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今年进口车对车市将产生很大的冲击;汽车金融首度出现了赢利;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技术研发实力再次成为各大厂商关注的焦点;各汽车厂商之间的并购、资源重组乃至破产等再次加剧……

    种种迹象标明,在车轮继续前行的轨道上,今年将会是不平凡的一年,比往年充满了更多的变数。

    根据相关数据,第一季度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高达172万辆,同比增长约16%。其中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奇瑞汽车名列销量排行榜的前4位,销量都在10万辆以上。此前,业界专家预计增长幅度为20%。

    在汽车出口方面,一季度的出口同比增幅已超过了5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指出,在通胀压力加大、原材料涨价和雪灾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一季度仍保持较快增长,说明我国汽车工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动力。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则认为,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已经放缓,说明汽车市场的增长碰到了很大的阻力。业内分析人士也表示,今年我国的汽车市场增长率很可能会低于17%,按照这一预测,乘联会最终统计的48个汽车企业关于今年的排产计划总量很可能会高出实际市场10%以上,为此,一些企业将不得不根据实际的销售推进状况来调整年度计划。

    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或许今年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上的“拐点”。

    涨价压力下车企进退两难

    成本上涨,车价是否跟着上涨?汽车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市场与利润需要被重新审视和平衡。

    和往年不同,车价只跌不涨的惯性思维在今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上涨65%到71%,引发了钢材市场“地震”,橡胶、塑料等也仍将高位运行,车企还需要继续面对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汽车企业高成本的运作方式开始让车企高管头疼。或者,涨价是化解成本压力最直接的手段,但是包括加配、更换材料、改款等含蓄的方法开始使用时,其市场是否受到影响?这种种方式又是否是长久之计?市场和利润如何去平衡?

    事实上,来自涨价的压力需要消化,对一些运作成熟的大汽车厂商而言目前还不至于存在特别大的问题,但是对经营状况一般的厂商,一些矛盾可能就此爆发:来自厂家和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矛盾、来自企业内部的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的矛盾、来自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比往常更为激烈一些,甚至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在这方面,商用车要比乘用车承受更多的压力。许多卡车企业已经迫不得已直接不同程度地涨价,但是乘用车要涨价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主席饶达曾表示:“全球都进入了高通货膨胀,中国汽车企业也面临着一样的成本控制难题,据我看来,成本压力是比较严重的,消化不了的企业只有涨价。”
这样一来,汽车企业内部调整、挖潜等等更深层次的成本管理控制竞赛开始了。在这一前提下,业界有人认为车市的“价格拐点年”来临也就显得并非危言耸听了。不过最终成就了哪些企业,淘汰了哪些企业只能由市场给出答案。

    汽车金融去年首度出现盈利

    汽车金融去年首度出现盈利

    ,不过总体盈利率不到0.5%,这是一种正常情况还是可能在新的一年里出现转折?

    一直以来,我国的汽车金融业在发展上举步维艰,但是在去年,业界意外地发现国内的汽车金融公司首度出现了扭亏局面,盈利1647万元。这一状况向汽车金融领域透露了一个新信息,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据悉,1998年10月,国内商业银行正式开展汽车金融业务;2004年8月,国内首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开业。随后,大众、福特、现代、标致、戴-克、丰田等品牌的汽车金融业务也相继开展。据悉,经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汽车金融公司共有9家,其中8家已经开业。

    由于汽车金融是一个舶来品,国内很多消费者对其所提供的服务感到陌生。此外,其运作方式以及业务模式对国内市场的适应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些也是造成汽车金融业务在以前面临窘境的原因之一。

    不过,近几年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模式也逐渐得以完善,商业银行逐渐转入幕后,与汽车金融公司形成合作关系,使我国汽车金融服务更加细化、专业化。在另一方面,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也迫使各汽车厂商开始重视汽车金融为市场销售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1647万元,虽然对汽车金融业务而言不是一个大数目,但这是一个全新的开端。业内人士一直认为,国内的汽车金融业务迎来崛起的趋势是一种必然。这会是一个拐点吗?能源利用出现新变化,低价进口车冲击车市,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企业间人才大战愈演愈烈

    人才不但意味着技术、实力,也意味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对于一直供不应求的汽车行业,专业人员从去年到今年年初一直是焦点问题,在今年汽车企业之间甚至可能引发人才大战。

    未来汽车产业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中国汽车产业的振兴和走向国际化归根结底也要依靠人才。然而,专业人才不足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据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的数据,“十一五”期间,汽车研发人才缺口50万,由于售后服务需要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维修人才缺口甚至达到80万。在未来5年,包括研发、营销、维修、管理人才全面紧缺,具有国际水准的顶尖营销、管理人才更是奇缺。

    有相关统计显示,国外一家大型汽车企业建立一个独立的产品开发体系至少需要7000人,但我国目前汽车专业的人才供应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况且,专业的汽车人才的培养不但投入大,所需要的时间也长,使得国内的汽车专业人才在数量上、质量上都出现了结构性的短缺。

    对目前国内竞争激烈的车市而言,汽车企业越早赢得人才,就意味着企业的竞争力、技术研发实力、发展前景将更有保障。出于高速发展的国内车市瞬间万变,但是各大汽车厂商在人才争夺上的明争暗斗丝毫不亚于产品销售,在近年来甚至愈演愈烈,衍生出很多人才引进方式:挖对手墙角、引进海归人士、直接聘请外籍人才、与全球专业机构合作等等不一而足。特别是在合适的人选上,企业之间笼络人员的方式依然“不惜血本”。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12下一页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3-5-2025 04:59 , Processed in 0.32196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