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希望并存 今年中国汽车界面临变数?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然而,这些方式到目前为止并不能彻底解决人才短缺带来的问题。为此,企业自主的人才培养计划也开始变成热门的途径。这是否也是一个信号,在未来带给汽车领域一个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人才培养之路呢? 能源利用出现了争议 发展新能源虽然是汽车业界的共识,但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什么样的方式最合适这一问题在去年直至今年的争议中不断升温,并且影响未来发展和市场。 能源压力一直是阻碍汽车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断上涨的油价加重了汽车企业和消费者的负担。然而,在CPI高企的情况下,油耗下降几乎成为了空谈,因此,采用新的方式利用传统能源或者新能源被各汽车厂商早早地提上了日程。 在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甚至“着力突破新能源汽车”的重大关键技术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为了解决如此严峻的能源问题,厂家纷纷推出新的能源车型。其中最为瞩目、动作最大的非上海通用莫属,早在2008年年初,上海通用就告知媒体他们将有多款混合动力车型推出,从价格定位中高级的君越到豪华SUV凯雷德,均推出混合动力。在这个阵营中,还有许多自主品牌的身影,包括奇瑞、比亚迪都在此列。2008年的混动车型将在下半年成为新宠,与此同时,利用先进技术发展柴油动力也日渐成熟。 而在新能源发展上,争议却一直没有停止过。虽然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在能源问题上以汽油动力为起点,以氢动力为终点,但由于氢动力目前在技术实现上尚有难度,因此“过渡期”内出现了新的形式,包括电动车、乙醇动力等等。不过,目前乙醇的生产原料主要来自粮食,随着技术的发展,其缺点也慢慢展露出来,在国外某些国家,这一领域的技术研发甚至因为其发展前景存在难以调和的缺点而放弃了研发。 不论是新能源还是混合动力,汽油始终是目前最主要的能源,小排量、柴油动力、混合动力、新能源动力等,在今年将会上演热热闹闹的一场大戏。 低价进口车冲击车市格局 以往进口车似乎总是偏居一隅,很少会对车市形成太大的影响,但是今年可能会不同,因为进口车也可以有平民价位,马3仅仅是个开始而已。 进口车是另外一个较为微弱的影响因素。在进口马自达3进入中国,以国产车相近的价格销售的情况下,颠覆了人们对进口车价格高昂的印象。消费者第一次明白,进口车完全可以卖到和国产车一个价格,甚至更低。马自达自去年广州车展后先后引入中国市场的两款进口车马自达5和两厢马自达3打的都是低价战略,马自达5的价格基本和国产同级别车型相近而马自达3两厢的定价甚至还低于部分同级别的国产车型。比如福特翼虎,现在已经悄悄进入30万元以内市场,开始和国产SUV形成竞争;斯巴鲁森林人22.48万元的价格也和东风本田CRV形成竞争;此外,大众甲壳虫也开始进入20多万元的价格区间;进口途锐车的价格也下浮了近5万元。为尽快提高市场保有量,福特旗下的VOLVO、林肯领航员、陆虎以及丰田、日产等系列进口车型,在价格上也都开始走亲民路线。价格在30万左右的宝马的1系也将赶着北京车展的春风进入中国市场大展拳脚。 进口车的低价策略大大冲击了同级别国产车型的价格空间,也让原本就备受热捧的进口车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在消费者的普遍意识里,进口车的品质是毋庸置疑的。而事实上,进口车的利润空间远远大于国产车,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进口车用价格来换市场也是情理之中。
|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共0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