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行业锐评 > 查看内容

召回比例超6成,为何日系品牌就是能稳居"神车"地位?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liuxianglong 来源: 腾讯新闻
PostTime:9-8-2019 16:15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召回公告显示,今年7月共有12个品牌共374834辆汽车被产商召回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召回公告显示,今年7月共有12个品牌共374834辆汽车被产商召回,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日系品牌汽车占比超过6成。然而,与之相反的确实日系品牌的高涨。

数据显示,本田汽车在华7月终端销量刷新历年最好成绩,达到115950辆,同比增109.4%。两大合资公司均呈现了高幅增长,其中,广汽本田销量实现55560辆,同比增101.7%,东风本田达到60390万辆,同比增117.6%。而另一个日系品牌丰田在今年上半年,同样也是逆势增长,春风得意。

新品战术打得大家措手不及

日系车能重回以往的巅峰,应该源自于2017年开始加强了新技术、新车型在国内市场的投放,凭借着领先的技术优势以及较为合理的定价,以本田、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月月上演着两位数的逆势增长戏码,从市占率来看,很快就要赶超德系品牌。

具体来看,日系车的本土化如今已经做得非常用心了。比如说丰田和本田,都分别推出了年轻化的凯美瑞和雅阁,颜值上是没得说的,再加上这两款产品以不错的定价以及日系拿手的混动车型做噱头,让许多人都趋之若鹜。

到了今年,两田的新品战术更是打得激烈。就拿本田来说,它如今在华投放的"猛将"逐步增多,东风本田享域、改款思域、XR-V,广汽本田混合动力奥德赛、新一代飞度、缤智等纷纷袭来,而里面的不少车型都做了技术的增强。本土化做得用心,再加上强大技术的积累,落实到产品上自然就成为了销量的上升。

追求"经济实用"

整个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并不景气。尽管国家也实施了不少"振市"的政策,但从销量上的表现来看,这些策略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而这主要还是因为大家购车意愿不太强,金钱周转难。这时候,大家肯定就愿意选择极具性价比的车了。

在我国,购车主力军依然维持在15万以内,在15万以内的车型所追求的不是豪华或者科技,而是经济实用,虽然是因为国情以及迫于生活压力而做出的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的购车人群是奔着经济实用去。而日本人的特性是喜欢精打细算,注重小细节,再加上国情的原因,导致他们在购车观,也是追求经济实用,因此日系车的特点便是"经济实用",这也让日系车在一众车系中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日系车在油耗这方面也做得很不错。尽管我国的消费者不像日本消费者追求那么极致,但对于众多的人而言,肯定还是倾向于动力强油耗低的车型,而日系车在这方面的表现就很不错,像是本田和丰田的发动机技术都是可圈可点。

硬实力和口碑说话

日系车能够在国内混得风生水起,不断挤占德系车的位置,其硬实力是不容忽视的。

众所周知,日系车和德系车开始造车的起步都比较早,有了一定的实力积淀,再加上日本工业一贯的精细可靠,造车的实力确实非常强。而发展到如今,相比于德系车单纯的强调品质感,这一次日系车已经在强化科技感和未来感了。对于现在的年轻购车主流而言,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卖点。

与此同时,日系车在入华这么多年里,早就已经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口碑。比如现在提到日系车,"省油、省心、稳定"等已经是它们的标签。再加上大家的口口相传,日系车的形象其实已经在大家的心中稳固起来了。

所以说,日本车卖得好终归还是因为自身产品力过硬,老百姓有口皆碑的结果,毕竟谁的钱都不是风刮来的,你车做得好自然有人来买,你的车三天两头出毛病,也别怪老百姓到处喷你。

小编语

实事求是的讲,日系车所呈现出来的产品力,正应了那句话叫做"谁用谁知道"。就算大家在"安全性"上对日系车颇有诟病,但长期使用下来,日系车对比起其他车型确实有自己值得赞赏的地方。特别是在关乎于用车的便利性方面,基天平自然就偏向了日系车这一边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7-9-2025 13:11 , Processed in 0.2593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