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汽车电子 > 查看内容

窥探未来车用半导体技术发展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job.cartech8.com
PostTime:16-5-2008 21:27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图说:(a)机械阀与(b)晶体管功能比较图。(资料来源:中兴大学)

  在半导体发展过程中,可以见到矽技术正快速地颠覆过去传统观念,并在先进矽技术之后,半导体厂商所开发的元件,不仅朝芯片大小及封装尺寸方向来走,还要求提高元件内部智能技术含量。而所谓的智能技术含量,就是该技术能够开发出对使用者更具有助益性的智能化应用。比方说:具有智能型无需熔断器的汽车头前灯控制器,可以用来保护汽车头灯与车上电流上;又或者是智能型电动车窗升降,则不需要再另行安装特定传感器,就能达到即时监控车窗使用状态与安全性。

  不过,要如何在单一又具独立性半导体元件中,建构出嵌入式系统功能的矽技术是非常重要。因为这项技术必须要能整合控制电路与场效应MOS驱动器,再搭配车上其它半导体元件来加以运用,便自然而然形成一项完善系统解决方案。不过,在一般情况下,矽结构下只允许设计一个低通态电阻的开关元件,如此一来,仅需运用极少的半导体元件,就能做到驱动性较大的负载作用;例如:直流电机、电磁阀及汽车头灯等。再来,则在于有效率地整合出功率电子学,才得以适用于汽车产业、交通运输、流通物业…等方面,以解决在

应用环境中的震动(振动)、温度、湿度、耐久性开/关功能,并持续将开关感性负载,所引起的接触退化等问题降到最低,使半导体设备能适用于道路、轨道、空中、海上…等领域的交通工具。

  由此可见,矽技术与半导体制程工艺逐渐结合成为一体,加快实现智能化控制器半导体技术。而当矽的先进技术及制程工艺在相互整合后,便能为汽车工业创造出特有客制化设备,将以低成本达到高功能及最佳系统设计。不过,需要特别留意处,在于「认知上要能有所了解」。这是因为当设计驱动外部负载的车电系统时,首先要先认清采用矽元件的优点及局限,才能为车电系统中的设备,确定半导体内部架构及分布设计后,选用能即时应用的健全架构,确保汽车保持良好质量及高可靠性,再结合一级车用零组件供应链中的专有系统技术,运用在汽车制造商开发的每一台汽车平台上。

图说:由于大部分中等价位的汽车上都装设导航、安全及信息娱乐等系统,因此液晶显示器便成为汽车的标准装置之一。美国国家半导体特别为汽车生产商开发芯片组,确保汽车可以采用更少互联机路及更长的电缆,以便降低汽车的整体系统成本。(资料来源:美国国家半导体)

  非矽元件将诞生汽车工业应用

  据日本科技媒体报导指出,日本有许多半导体厂商正在加快进行碳化硅(SiC)元件研究,而碳化硅涵盖了汽车应用领域中的半导体开发技术。以日本电装为例,该公司早在1995年时,就先行预测汽车领域的需求,并开始着手相关研究。从物理基础应用原则来看,碳化硅已是能够取代矽的制造工艺新技术,其优势与矽元件相比,碳化硅元件导通电阻更低,还能大幅降低耗电量。依照理论计算,一旦将目前现有矽元件更替为碳化硅元件,可减少两座核电站供电量。另一个优点在于,碳化硅元件在半导体作用下,阀值焊接温度高达400℃以上,而矽元件却只有175℃上下;因此,碳化硅元件在高温下也能维持正常作用。

  基本上,在汽车工业逐渐扩大应用趋势,将有机会推动碳化硅技术发展。这是因为汽车上需要120℃以上高温环境下,还能正常工作的半导体元件,因此具有高温适应能力的车用半导体元件,将会大幅增加。另外,在车上高温环境因素,矽元件还需要安装散热装置,而碳化硅元件则不需要散热装置还能正常使用,以成本来考量,在元件上加装散热装置后再进行比较的话,碳化硅元件实用门槛将会比矽元件来得较低。另一方面,在车上大电流驱动方面,对于电动汽车、燃料汽车及油电混合汽车等电力驱动电路而言,碳化硅会比矽元件更为合适。

  不过严格说来,碳化硅元件在车电半导体产品中,其实际应用仍受到限制,除了半导体元件还未能符合实用水平之外,扩大普及化最大障碍,在于芯片缺陷密度高,无法提高成品良率,导致生产制造成本过高,将会是矽元件数倍之多。但…部分车用半导体厂商仍表示,一旦车载用碳化硅元件市场崛起,或者进入量产阶段,那么就会加快减小芯片缺陷的开发,碳化硅元件成本过高劣势将有所转圜。

  汽车半导体定位在高尖端科技

  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LSI及FPD元件技术在市场发展原动力,主要来自于个人计算机,进入中后阶段,则是以携带式通讯产品、无线设备逐渐替代之,成为在个人计算机之后的第二大市场动力。至今,许多半导体元件开发商开始转移目标到汽车领域,甚至已有部份车用半导体技术领先的厂商表示,汽车已脱去「单使用性质成熟元件时代,今后则是往尖端技术方向发展」。长久以来,汽车工业不被归类为尖端技术,而对负责安全的汽车厂商,运用实用化技术的不变原则,未来也不会有所改变。但…若是为了驾驶安全,而不得不采用尖端技术的话,那么运用尖端技术来协助汽车工业发展脚步将不会有所退怯。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9-2025 22:06 , Processed in 0.2711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