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汽车电子 > 查看内容

中国汽车产业寻“芯”路漫漫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job.cartech8.com
PostTime:16-5-2008 21:54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发需要长年的技术积累,中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由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技术含量高、开发难度大,单纯依靠整车企业自身力量,短期内难以实现超越。

  第二,研发试验初期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太长,对于企业来说短期见不到经济效益。

  中国家电巨头康佳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高调进入与低调退出也是出于这个原因。2005年5月,康佳集团高调宣布进入汽车电子行业,并明确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走产学研结合和国际合作道路,引进人才,形成公司产品的技术传新优势。一年后,康佳对外宣称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电喷控制系统。期间,对于康佳进入“烧钱”的汽车领域,许多人持观望态度。今年8月,康佳集团内部传出了“暂缓在汽车电喷项目的投入,重新制定该项目的长远规划”的消息。康佳内部人士解释说,暂停电喷项目不是说康佳以后都不做汽车电喷了,未来时机成熟时,康佳将采取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合作研发等方式,继续拓展汽车电子等多元化产业。康佳内部人士表示,对于汽车电子业务的调整,根本上来讲还是从考虑利润角度做出的决定。

  第三,也是难度最大的,就是市场。目前,国内汽车电子控制

系统的市场已被跨国汽车电子公司所垄断。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产业化的关键是要解决产品的市场问题。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现阶段必须要有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厂商的支持。

  如果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企业与汽车厂商合作开发,就可以减少前期试验设备的投入,在技术上发挥各自的长处,优势互补,加快产品的开发进度。更重要的是有了主机厂商的参与,产品的市场就有了保证,从而减小了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生产企业的风险。

  IT与汽车携手是中国汽车电子发展的最佳选择

  在激烈的汽车价格战中,由于汽车电子产品的附加值高,汽车生产厂家把降低汽车的价格的希望都寄托在配套汽车电子产品的降价上。形势迫使汽车生产厂不得不考虑采用自主开发的汽车电子产品。严格的法规和市场的需求为国内汽车电子的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近些年来,国内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自主开发进展很快,从简单的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到复杂的发动机管理系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车坛黑马”奇瑞更是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95年,奇瑞从英国购买了一条福特的二手发动机生产线。1997年3月,在这条生产线上,奇瑞生产出首台自主发动机产品,并将其装配于后来在市场上风靡一时的“风云”轿车上。

  2001年,奇瑞启动了野心更为庞大的“奇瑞动力”战略,将发动机研发标准瞄向未来5年后的国际先进水平。

  2002年,奇瑞启动了与欧洲顶级发动机制造商奥地利AVL公司达成了开发一系列发动机的协议。在合作中,奇瑞明确提出自己派工程师参与设计、试验、装配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了自主的研发能力。

  2005年3月,奇瑞总投资额预计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第二发动机工厂在芜湖正式投产。同时,还从德国、意大利引进了9条代表国际最高工业水准的发动机生产线、近200台数控加工中心(CNC)以及可保证生产过程100%精细度的海量信息控制工业网络系统。

  2005年10月,奇瑞汽车宣布“ACTECO”系列发动机正式投产。资深人士评价说,“奇瑞的新发动机,至少让我国自产发动机的水平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缩小了30年以上!”

  2006年3月以来,奇瑞公司向美国出口了1万多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实现了中国汽车企业向发达国家大批量出口发动机“零”的突破。

  2006年10月,意大利菲亚特公司与奇瑞签约,每年采购10万台奇瑞发动机。

  目前,奇瑞海外市场已进入高速扩张期,正在实现其海外开拓的战略布局。除已向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奇瑞品牌的轿车外,奇瑞还在俄罗斯、伊朗、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建立了6个组装工厂,今年还将建立3家海外工厂。这一切,显示出奇瑞努力发展成为国际大公司的勃勃雄心。

  锦恒汽车安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汽车安全技术的公司,它的双侧电子式汽车安全气囊是我国第一个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并实现整车配套的汽车安全产品。凭借技术优势和本土开发生产的成本优势,锦恒与多家国内整车生产企业协作,为国内20多个汽车生产厂家的30多个车型研发、配套安全气囊,是国内同行业中首家实现为整车配套的企业。

  安全气囊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以来,我国安全气囊市场需求平均每年都以超过200%的速度在增长,到2004年我国安全气囊市场总配套量接近400万套。国内汽车企业的生产和配套市场基本上分外资企业和国产企业两大阵营。国内生产安全气囊企业有20多家,以锦州锦恒、东方久乐、上海比亚迪等为代表的本土团队的崛起,使原本被国外厂占据的市场大半回归到国内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9-2025 03:43 , Processed in 0.25195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