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汽车设计 > 车身内饰 > 查看内容

汽车车身设计技术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job.cartech8.com
PostTime:20-5-2008 22:55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5.CAD/CAM/CAE/CAPP技术的应用

  十多年来我国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有很大进步。几大集团公司和研究单位,都先后装备了不少软件和硬件,改变了过去手工绘图的局面。

  80年代初,长春汽车研究所引进了意大利DBA公司的DEA LA11DA三坐标测量仪,大型平板绘图机(GERBER3178),CDC CYBBBR180-810计算机系统,多台数控机床,应用ICEIIDDN,CADA11软件,花费500万美元,形成一个小规模的CAD、CAN系统。1993年后又连续三年投资800多万美元,引进了160十多台工作站,用于汽研、车身装备厂、电算处和工艺制造单位,还相应引进了适用软件,用于产品设计的pro/CDRS造型软件,机辅线图设计的ICMSURF,数控加工和结构设计的EUCLID、Pro/E,用做运动校核、强度、刚度、碰撞等分析软件ANSYS、NASTRAN。硬件装配SGI、SUN工作站及数据交换IGES4.0,VDAFS、专用接口等。1995年引进两套ICEMSURF软件;1998年前后又于PTC公司购买200万元软件的合同,并购买二套Aias造型软件;1999年又购买12套CATIA工程软件,使得一汽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有了长足进步。目前初步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全过程的能力。

6.车身试验

  车身试验也增添设备,空调试验室、安全带试验台已投入使用,MTS强度振动试验台,在产品快速试验中发挥重要作用。1999年在长春汽车研究所完成了汽车碰撞室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对于检验车身的结构强度、刚度、安全气囊的效用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空气动力学试验,近几年已先后做过CA141空车风洞试验,捷达改车头等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并且对计算机辅助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与气动中心、院校合作开展工作。国内正开展对计算机模拟碰撞试验,模拟冲压件拉延过程的研究,相应的软件引进也有一定进展。

7.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

  十几年来,我国与发达的汽车生产国签订不少技术转让合同。各厂都派出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到国外实习,培训了相当多的技术骨干。一汽先后引进三菱FK驾驶室技术,日产公司的Cabstar、URvan驾驶室,德国的Audi、Jetta,美国Ford公司的Chylesler汽车,先后都进行过较大的改造,又请意大利I.DE.A公司设计MPV多功能车,一汽、东风与天津中心联合开发电动车车身,派一大批人到意大利培训。造型人员有一批人到美国、韩国大宇等公司合作开发。另外频繁聘请国外专家来厂讲学。国内举办多次车身设计短训班,每两年开一次设计年会。进行CATIA,Alias,Pro/E等技术软件的培训。

  车身队伍也发生较大变化,一是队伍年轻化,完成新老交替。二是人数增加一倍以上,一汽汽车研究所车身设计人员由66人增加至144人,由2个设计室,扩展到7个科室(车身设计科、轿车车身设计科、CAD室、车身实验室、非金属室、造型室及组织管理科),工装设计与工装制造的队伍也有较大变化与发展。

8.法规与标准

  车身设计离不开贯彻标准与有关法规。在我国标准不完善的情况下,参照国际标准:SAE、ISO、FMVSS、JIS、EEC、ECE等标准,制定载重车驾驶室尺寸标准、中国人体尺寸标准、车身制图标准、安全带标准等,对产品设计起到了指导作用,并为向国际接轨打下基础。

<< 前一页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12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3-7-2025 21:32 , Processed in 2.50605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