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政策法规 > 查看内容

日系汽车零部件:低调者的强势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清雅轩 作者: webmaster来源: job.cartech8.com
PostTime:5-6-2008 22:15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当然,本土零部件企业难以进入整车配套企业,除了合资、独资整车企业更多地要保护本国的配套零部件厂商利益外,最大的原因,是本土零部件企业自身产品质量、品牌处于劣势地位,况且中国整车自主企业也开始进行全球采购,比如奇瑞、吉利也在采购博世、德尔福产品,这样市场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合资企业虽然中外有50:50的股比,但基本上都是外方配套,这里面有历史原因,加之中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起步比较晚,长期形成的配套惯性使得即使本土企业所生产的一流产品,也很难立即进入人家配套体系。”一家活塞环企业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汽车业资深人士陈光祖分析认为,实际上合资企业对本国零部件厂商的庇护更多于配套惯性。中国零部件企业一些产品这几年在技术、质量上也有长足进步,因为企业标准掌握在人家手里,为了保护本国配套上,即使达到他们的标准,合资企业在采购时,也会用他们的配套的流程、体系为借口,排斥国内零部件企业。

客观来讲,尽管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实质上没有取得突破,但由于中国汽车整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潜力很大。业内专家认为,目前中国零部件在生产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由以前的主要针对维修市场供货,转变到现在的开始为世界主流零部件企业进行OEM生产了。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主任赵航认为,零部件真正做到国产化才能真正提高汽车业的竞争力,世界汽车巨头尤其是零部件企业也逐步将研发、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虽然压力很大,但技术、人才资源在中国零部件企业会逐渐发展起来,中国零部件业大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

未来之路

跨国公司经营本土化、产品国产化,必然给国内企业带来新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随着国际采购方向向中国大陆集中,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将被逐渐纳入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中。

随着中国零部件产业配套体系的完善,外资在零部件领域的投资越来越深入到二三级配套。在外资步步紧逼的情况下,本土零部件企业能否置之死地而后生?中国零部件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除了寻求新的市场外,中国零部件企业要想早日大举进入整车配套体系,最主要的还要靠自身的长足发展。OEM生产或仅仅做二、三级甚至四级配套,这不是中国零部件的生存法则,也不利于整个中国汽车产业。

“从产品、技术层面来说,产品创新能力还远远不够,即使是二、三级配套我们也做得不好,比如电机,日本单一产品会做得很大;喷油嘴压电陶瓷,这样的三级配套产品,我们也做不好。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产品创新能力。”陈光祖认为。

随着中国零部件市场的全面开放,本土零部件企业的价格优势将逐渐丧失。受开发能力、产品级别、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零部件以直接贸易方式进口,比国内生产的产品价格还低,因此,受关税和国产化率双重保护的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零部件走高端化势在必行。

“政府到了应该出手的时候了。”陈光祖认为,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整体协调能力,促使整个零部件业发挥整合效应,形成“创新体系”,这是规模小而分散的中国零部件产业最需要的。

“在政策层面,要靠国家组织、行业机构协调,比如跨学科、跨领域地整合零部件企业,形成综合优势,学习日韩的做法。”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123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8-8-2025 04:25 , Processed in 0.38415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