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纳的成功和黄金分割设计密不可分?
自从1886年本茨和戴姆勒发明了第一辆汽车后,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市场、买家对汽车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 作者:哔门噪车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自从1886年本茨和戴姆勒发明了第一辆汽车后,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市场、买家对汽车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表现在车辆的结构和性能方面,更表现在艺术造型方面。假如说汽车的性能和功能是汽车的生命,那么毋庸置疑的是汽车外形设计则是汽车的灵魂。 什么样的汽车设计才是能为人接受? 什么样的汽车用户心甘情愿买单? 除了性能和功能外,另一个潜在的因素又是什么? 下面将用一个实例来证明 汽车设计中一个潜在的决定性因素—— 黄金分割! ![]() 相信这款车是所有人都再熟悉不过的了 它是中国民用车车坛史上的传奇 一个30年不朽的神话—— 上海大众桑塔纳santana ![]() 桑塔纳在国外的原型叫PASSAT B2 上个世纪60年代末上市 由意大利大师乔治亚罗设计 1983年上海大众引进了巴西版的B2 于1985年10月投产 当时还生产了一部分1.6L发动机 就是现在高尔夫的发动机 后来全部为1.8L 桑塔纳在中国汽车发展道路上行驶了三十多个年头 在每月销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二十多年中大大小小的改动也有很多次 包括前脸、轮毂还有性能的配置 但是唯一没有变的就是车身的比例 ![]() 以上是搜集到的桑塔纳的车身数据 (该尺寸包括保险杠突出部分的尺寸) 我们都知道黄金比例是1:1.618 那么该比例在汽车设计中是否受用呢? 我们先从侧面的车长和轴距看其比例 ![]() 经过实际的测量和数据的计算 得出了客观的数据比例1:1.7 (除去前后保险杠突出部分200mm) 虽然与我们预测的1.1.618的黄金比例略有出入 但是已经非常接近了 仅仅是长度与轴距的比例为黄金比例么? 在其他部分会不会有黄金比例? 或者刚才的发现仅仅是巧合? 接下来纵向测量下车窗高度及车身高度的比例 ![]() 车窗高度与车门及底部的高度为4:6 即车门及底部的高度与车身高度的比例为6:10 再一次惊讶的发现又与黄金分割点 1:1.618的比例极其相近 ![]() 驾驶室与车长的比例经测量后 也与黄金比例十分相近 只是较轴距整体稍稍后移 从桑塔纳的车身侧图可以清晰的看出 车身线条简洁硬朗 长短及车身厚度协调 线条排布富有节奏 也难怪30年后的今天他的销量依旧不差 刚才对桑塔纳的侧面进行了一个粗略的黄金比例的验证 结果与刚开始的设想基本一致 除了这些,黄金比例还会出现在汽车设计的哪些地方? 再来看一下车的前脸及车尾 ![]() 车的前脸主要由车灯和进气栅格组成 经过测量进气栅格正好与车宽约为6:10 车尾主要由尾灯和牌照放置区组成 ![]() 车身厚度与车窗高度比为4:6 后车灯较前车灯更宽 ![]() 因此,两车灯宽度之和与整车宽度只比为6:10 以上只是通过数据和资料图 测量了桑塔纳设计中的黄金比例应用 发现桑塔纳设计中确实存在黄金分割法则 并且不止一处 相信该车其他地方还会有更多的黄金分割 桑塔纳的热销其中与它的外形设计 与比例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看了20多年的车都不会觉得别扭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 桑塔纳的销售成功主要是因为 他进入中国车市的时机以及他的性能和价位 但是与之相似的车为何没有能创造不老神话? 反例来了! 标志207,说实话在他还是两厢的时候 觉得它是一部短小精悍的小型车 但是当第一次在马路上看到三厢的它 实在有种说不出的痛苦... ![]() 207在整体的比例上依旧沿用黄金比例法则 但是硬加的尾部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主要原因在改三厢后 前后轴感觉靠前,并且C柱部分处理欠佳 以至于给人一种强烈的不平衡感 ![]() 上面这个东西就不做评价了,销量说明了一切! 结语:黄金比例法则其实一直存在与汽车工业设计中,并且一直作为基础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一款车能取得好的销量,创造怎样的神话,不光只是性能上和功能上的卓越,毕竟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他的设计,而设计的基础就在于比例。 |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共0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