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真的一无是处了吗?
作者:名车志Daily 涡轮增压对于如今的汽车行业来说已经从一股浪潮转变为了一种趋势。很多原本坚持“自吸大法”的品牌和车型都开始转投涡轮增压行列,“有情怀”的车迷胸中的小文艺瞬间爆炸,生出了各种对涡轮增压 ...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涡轮增压对于如今的汽车行业来说已经从一股浪潮转变为了一种趋势。很多原本坚持“自吸大法”的品牌和车型都开始转投涡轮增压行列,“有情怀”的车迷胸中的小文艺瞬间爆炸,生出了各种对涡轮增压技术批判的声音,但性能控们也确实无法拒绝发动机加了涡轮之后诱人的数据表现。 作者:高然 我今天并不像要跟大家多扯历史和情怀的事儿,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如今选择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理由还剩下什么。在这期上篇中,我们先来具体探讨下发动机进气方式对行驶性能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需要涡轮增压? 简单来说,涡轮增压技术通过两个相连的涡轮叶片,将发动机排气的动能用于增加发动机的进气压力。而发动机的进气压力越大,气缸内的空气密度也会越高,燃烧效率也会越高。毫无疑问的是,在相近价位车型间相比、相近排量的两种发动机中,涡轮增压发动机一定比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马力更大、扭矩更高。 小排量涡轮增压的涡轮迟滞还存在吗? 与那些会发出迷人泄压声浪的速度机器不同,目前家用车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涡轮本体都很小,质量很轻,本来就是注重低转速区间扭矩表现的设定,所以非常容易被废气带动。尺寸适当的涡轮增压器外加逻辑合理的自动变速箱的话,涡轮迟滞效果就更难被发现了。在匀速驾驶时使用低转速区间,在需要加速时变速箱及时降低挡位使用高转速就能迅速掩盖涡轮迟滞现象,从我近年来试驾的一些新车型上也不难证实这一点。 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动力吗? 动力的实用性,可能之前你们很少听到这个说法,但是我最想跟大家探讨的话题,我们在汽车广告中不断看到汽车厂商包括相关媒体宣传新车的动力性能,用上了大量浮夸的修辞手法,甚至现在很多车辆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都成为了重大卖点,但对于日常代步出行,尤其是满载机会较低的用车需求来说,我们真的需要涡轮带来的额外动力吗?每天只是把你从家送到公司的车真的需要推背感吗? 这里是超纲内容:不同进气方式对于赛道驾驶有什么影响? 极少部分人也会将他们的代步车在周末带去赛道参加活动,那么在赛道驾驶中两种不同的进气方式对于成绩又会有怎么样的影响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相同设定车型在赛道上马力更大的一方一定圈速更快,对于喜欢刷圈速的人来说,涡轮增压车型肯定比自然吸气车型更有吸引力,只不过涡轮增压车型在天气比较炎热的季节中,会在长时间的激烈驾驶中相比自然吸气车型的水温、机油温度上升更快,耐力也就更差。涡轮增压车型的车主如果喜欢赛道活动的话,可能在日后会有很多改装的预算花在强化散热这个工作上。 在下篇中,我们将会继续针对车型选购和节能减排方面为大家梳理不同进气方式车型的选择方案。 [b]上一期跟大家说了关于发动机进气方式对于驾驶体验的影响。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可谓是各有长处,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动力更为充沛,而自然吸气的线性输出对于控制车速又更为轻松,分别适合不同驾驶习惯的人群。这期下篇我来主要说说两种不同进气方式对于日常使用、保养维护方面的影响,以及在购车时应该如何选择。[/b] 作者:高然 涡轮增压对于汽车的油耗有什么影响? 个人认为,说涡轮增压发动机省油是个伪命题,通常与一台涡轮增压发动机油耗做对比的都不是同排量的发动机,而是输出马力相近的更大排量的发动机,但搭载更大排量发动机的车型往往与前者并不相同,而是一些吨位更重,体型更大的高一级别的产品。另外,不同的驾驶环境对于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影响也不同,涡轮增压在匀速长距离行驶时燃油经济性更好,而自然吸气则更擅长低速的走走停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产品的自重、风阻系数和变速箱设定甚至轮胎规格的变化都会影响整车的油耗表现。而且跟同排量的发动机相比,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油耗都会更高一些,而且大部分的涡轮增压车型对燃油品质的要求也更高,通常需要添加95号汽油,而自然吸气发动机通常用92号汽油就能满足了。 小排量自然吸气更环保吗? 对环境的影响是关乎所有人的事,热度在最近大家关注PM2.5后尤其高涨,在相同排量的情况下,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的碳排放相对自然吸气车型只有小幅增加,但高压气体在气缸内完全燃烧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在使用了缸内直喷技术后,高压喷射出的燃油在雾化的同时会顺便冷却气缸内的气体,提高燃烧效率,但燃烧并不特别均匀,这就会带来排放中颗粒物相对较多的问题。 在维护保养方面小排量自然吸气的优势大吗? 涡轮增压车型的维护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非常接近自然吸气车型了,在启动和熄火后也已经不需要怠速运行数分钟来做额外的冷却了。涡轮增压器的寿命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大多数的车型也用了几乎无需维护的风冷式中冷器。目前能想到的仅仅是较自然吸气车型更短的保养周期,以及保养用的机油价差。由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气缸内压力较高,对机油黏度有更高的需求,通常就需要使用全合成的机油产品,而对于吃惯粗粮的自然吸气车型来说,流动性更好的矿物机油更合口味,一般情况下矿物油或者半合成机油的价位要更低一些。 同款车型既有自然吸气车型也有涡轮增压车型时我们该怎么取舍? 就笔者个人而言,在同样的预算下,会优先选择一款车型里动力性能较弱,但配置较高的版本。举个例子,同样预算的情况下,我会更推荐一汽大众高尔夫的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高配车型,而非1.4T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的低配车型,当然这也有出于避开双离合器变速箱的考虑。相对后期加装豪华配置所需要的成本,在需要加速时自己深踩油门更容易一些。大家往往购入一台新车到抛向二手车市场都没舍得让发动机的转速超过3000rpm。其实自然吸气发动机相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充沛的动力更需要转速的支持,往往你觉得一台自然吸气的车型加速“肉”,是因为你还没让这台发动机真正发力。在需要加速的时候使用高转速对于现在的发动机设计制造水平来说完全不会对发动机和车辆造成损害。 不过目前汽车厂商越来越不重视自然吸气车型,一般搭配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都是配置较低的车型,有些新潮的功能只配给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顶配车型。在购买成本方面,由于1.6升以上车型在购置税方面不享受优惠,所以在小排量发动机车型中,1.6至2.0升排量的车型就显得尤为尴尬。而在不同品牌间,发动机进气方式只是产品间众多差异中的小小环节。 最后是防不胜防的剧透环节: 跟大家分享以上这些,是因为在下期的名车志中,我们将会挑选一些针对性的热门车型,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试驾,这些车型选择进气方式的理由也各有不同。笔者并不排斥涡轮增压技术,在推荐一些自然吸气车型时也并未有“情怀”方面的考量。在这里我非常期待看到大家在评论区写下自己买车时的选购经历,选涡轮还是自然吸气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或者更希望看到哪些车型出现在我们下一期的评测名单中,欢迎与我们积极互动哟。 |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共0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