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三菱化!细数中国品牌1.5T发动机(上)
编辑:夏志猛 去年一整年的时间里,我们走到了多家中国品牌车企的幕后,与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工程师们深入攀谈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去年一整年的时间里,我们走到了多家中国品牌车企的幕后,与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工程师们深入攀谈,了解墙壁上旧照片与现代化大工厂之间的小故事,每每聊到发动机研发的岁月时,无一不充满了艰辛、坎坷甚至鄙夷。如今,中国车企各方面日趋成熟,发动机技术不再是我们难以触及的高大上领域,已经摆脱了依赖日本三菱的状态。在小排量涡轮增压的潮流中,中国品牌车型似乎到了没有1.5T发动机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的境遇,那今天我们就来仔细数数这一箩筐的1.5T吧。 在中国品牌车企发展的初期,由于没有核心的发动机技术,如奇瑞、比亚迪、华晨、众泰等大多选择了直接购买日本三菱公司的产品,由于皮实耐用的特点,三菱代号为4G1系列、4G6系列、4A9系列的发动机成为了众多国内车企青睐对象。今天的中国品牌车企早已不是当年受制于人的状态,除了众泰(众泰T600采用了三菱4G6系列发动机)等少数厂家外,基本都有了自己研发发动机的能力。纵观近期各个厂家的发动机序列里,1.5T发动机似乎成为了他们必备的“武器”。 ● 12家车企说好的“1.5T”? 为什么不是1.4T、1.6T,而在1.5T发动机上扎了堆?车企们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原来,1.5L这一排量扎堆儿很大的因素不是技术层面上的原因,而是国家法律税收政策的引导,下面我们来看一张消费税表格: 对于车企来说,肯定会尽可能地让自己的产品少缴纳消费税,又能极大地发挥出发动机的性能优势。可以看到1.3L与1.5L发动机缴纳的消费税都是3%,而如果排量再大一点,搭载1,6L发动机的车型便会让消费税从3%涨到5%。对于汽车这种以万级为单位的产品来说,2%的差距往往意味着上千元的差价。正是基于这样的税收政策,车企在发动机开发或引进时多数选定了1.0L、1.5L、2.0L等排量。 另一项促进小排量增压机发展的还有一项消费者比较关心的税收政策——购置税,2015年出台了政府新的购置税政策,其中指出1.6L及1.6L以下的车辆拥有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政策,这明显表达了出政府对小排量增压发动机的推崇。 政府税收政策对小排量发动机的引导、涡轮增压技术的成熟以及消费者对动力性不断变化的需求等种种因素下,车企们发展小排量增压机似乎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 动力性需求? 当然,除了外部因素的引导,发动机技术本身也有选择1.5T的内在原因。一个车企想要开发一款全新车型,基本都会选择对标车型并进行前期的目标设置,例如:百公里加速能力、爬坡能力、油耗水平等等,性能的要求也是大家选择1.5T发动机的一个因素。 另外,一些中国品牌车企早期由于得到国外1.5L排量发动机的产品供应和技术支持,已经具备了1.5L这一排量发动机的研发体系和企业标准,所以如今想要开发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选择1.5T可谓是一种更为便捷的途径。了解了综上这些事实,我们也就能明白了车企们为什么在1.5T发动机上扎堆儿,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到底哪些中国品牌车企研发和使用了1.5T发动机。
我们列举了12个中国品牌车企的1.5T发动机,按首字母顺序依次为大家介绍,由于篇幅原因我们这次只聊其中一半,即宝骏、比亚迪、长安、长城/哈弗、东风、海马。 ● 细数中国品牌1.5T发动机 - 宝骏1.5T发动机 2016年7月18日,搭载1.5T发动机的宝骏560和730正式上市,这也意味着宝骏品牌有史以来首次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此之前,宝骏730拥有1.5L和1.8L两款自然吸气发动机,前者动力性相对来说不够强劲,而后者又在购置税和消费税方面丢掉了价格优势,而全新1.5T发动机的到来则正好解决了宝骏此番尴尬的局面。 除此之外,这台发动机还有博格华纳、博世、大陆等供应商提供零部件支持。聚集了国际大牌供应商零部件的这台1.5T发动机在动力参数上基本符合了中国品牌的主流水平,并且拥有进、排气双可变正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燃油效率。
或许对于宝骏730来说,追求动力性不是权重最大的考虑因素,这样一台适合普通老百姓家用甚至运货的交通工具,其发动机的耐久性、可靠性才是最受关注的焦点,所以它没有调试出太过漂亮的动力参数也是符合我们预期的。 - 比亚迪1.5T发动机 相比宝骏,比亚迪在发动机技术研发上则更为激进一些。和大多数中国品牌车企一样,早期的比亚迪基本上也是依赖三菱公司的发动机供应为生。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2008-2011年间,比亚迪默默地进行了自主第一台发动机的研发。 比亚迪为这套1.5T发动机和6速双离合变速箱的动力总成命名为TID,T:Turbo Charging(涡轮增压),I:Direct Injection(缸内直喷),D: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双离合变速箱)。这样的组合与大众的动力总成非常相似,难道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吗?事实证明确实有一些联系,我们稍后揭晓。 由于采用了缸内直喷系统,发动机能够根据吸入的空气量更精确地匹配喷油量和喷油时间,从而在原理上要比歧管喷射(多点电喷)的方式要进一步降低油耗,提升发动机的功率。水冷式中冷器能够更好地优化发动机的热管理系统。另外,铝合金缸体相比普通的钢铁材质的钢铁在轻量化方面要更具优势。总之,这台发动机的硬件配置在当时的中国品牌中是比较出众的。
也许你会惊讶比亚迪为何能这么短时间内一步到位地拿出这么多项发动机技术,其实这得益于比亚迪逆向开发的思路,通过对大众(EA111)1.4TSI发动机进行了充分的学习了解,消化吸收其技术特点,对自己的研发过程提供了参考。 在中国品牌车企中对1.5T发动机应用最广泛的可以说正是比亚迪,除了比亚迪G6,G5、S6、S7、思锐、秦、元、宋等车型也都搭载了这款发动机。它可以与手动挡和双离合变速箱相匹配,并且能应用于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插电式混动系统中。 可以说比亚迪在技术方面是有一定远见的,在2008年就开始了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研发,虽然早期这台1.5T发动机在各方面的技术成熟度上与合资品牌有差距,但诸如缸内直喷、涡轮增压、铝合金缸体、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水冷式中冷器等技术通过多年研发和实践,让比亚迪有了自身的技术储备,从而在各个级别车型里都能很快地实现1.5T发动机的匹配和搭载。 - 长安1.5T发动机 长安从2005年开始了自主研发动力总成,一切从零开始,基于铃木的发动机技术逆向开发,打造了1.3L自然吸气发动机(代号为G13,主要用在长安奔奔、CX20等车型上)。十年过去了,长安有了自己的动力总成研发试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出了1.5L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
相比宝骏和比亚迪的1.5T发动机,长安1.5T发动机的扭矩平台更为宽广,理论上230N·m的最大扭矩能够1950rpm到4500rpm间均能发挥出来,这就意味着这台发动机在很宽的转速区间内都会给你不错的加速感。 虽然这款1.5T发动机装进逸动里让人倍感顺畅,但可惜的是最新的2016款逸动的配置单里再也没有这款代号为JL476ZQCA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了。很可能因为1.5T版本逸动很难消化这款发动机本身的成本,10万左右的售价也很难带动销量,所以2016款逸动暂时只搭载了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长安就这样雪藏这样一台耗费多年研发心血的发动机。据称,长安已经将它成功匹配在了CS75上,预计今年下半年就会和大家见面了。 - 长城1.5T发动机 长城同样中国品牌中比较早研发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厂商,其在2012款长城C50上便搭载了自主开发的1.5T发动机,与比亚迪直接开发1.5T发动机不同,长城选择了在自家代号为GW4G15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
会员评价:
共0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