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smart碰撞测试 真觉得小车不安全吗
作者:马赛克 小型车身材小,还普遍便宜,于是在很多消费者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化思想,认为“小型车=不安全”。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在汽车安全领域,有两个话题常常是站在“风口浪尖”: 一个是日系车不禁撞,另一个就是小型车不安全。诸如日系车和德系车哪个更安全这样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场 “口水仗”,进而出现了德系车的铁皮论、日系车的吸能论等观点。对于汽车安全有一定认识的人,自然会明白这是一个“伪命题”,汽车安全无关系别。那“小型车不安全”这个命题是否成立呢?小型车身材小,还普遍便宜,于是在很多消费者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化思想,认为“小型车=不安全”。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在2015年度C-NCAP评价的最后一批车型中,有一款车型备受关注,这就是——smart fortwo。这是C-NCAP历史上首次对两门车型进行测试评价。smart fortwo的车身长度只有2.69m,是迄今为止C-NCAP测试过的尺寸最小的车型。下面,笔者结合smart的碰撞测试,来谈一谈小型车的安全性能。 严苛的新规则将其挡在了5星级评价之外 2015年版C-NCAP规则有一项重大的变化就是可以对两门车型进行评价。对于这类车型,仅计算前排假人评分,第二排女性假人评分以满分(2分)计入该项试验总分。后排按照满分计算,这似乎对两门车型是一大利好;但实际上,由于其车身短小,发动机舱缓冲空间变小,在高速碰撞测试中极为不利。测试车型为smart 1.0L灵动版,试验车购买价格为12.50万元。出自梅赛德斯-奔驰,smart fortwo在安全配置方面自然是不能含糊。它虽然是一款小型车,但其安全配置却颇为丰富,配备了ESC、前排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而得到2分的加分。遗憾的是,smart虽然配备了侧面安全气囊,但没有安全气帘,少了1分的加分。最终,smart车型在C-NCAP测试中以53.1分的成绩获得4星级评级,距离2015年版C-NCAP规则的5星级标准(54分)还差了0.9分。 出自豪门,大家对其期望值也就更高 作为一款小型车,厂家对其安全性不不可谓不重视。早在2014年7月,为了宣扬全新一代smart车型的安全性,奔驰特意为其进行了一次car-to-car(车对车)碰撞测试,只不过,协助测试的对象比较特殊,是车重为smart fortwo近两倍的奔驰S级轿车。两车分别以50km/h的速度相撞,撞击接触面为50%。结果显示,smart fortwo车型上的前排乘员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各部位的成绩均为“优秀”。奔驰也在用这样的试验打消消费者的顾虑。但由于这是奔驰内部的试验,显然缺乏说服力。在2014年底的欧洲NCAP测试中,smart fortwo获得了4星级评价。如今,smart fortwo再次在C-NCAP测试中获得4星级评价。如果这是一款普通的小型车,这样的成绩还是比较不错的。可因为其出自豪门,大家对其安全性的期望值也就更高,4星级评价的成绩不免让人对其有些失望。它在试验中有哪些亮点和不足呢?接着看下面的分析。 对其车身结构耐撞性的一次验证 smart fortwo虽然只得到了4星级评价,但它在试验中还是有不少亮点之处,比如其在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中的得分率高达91%,是所有采用2015年版规则测试的16款车型中成绩最高的(截止2015年第4批)。在该试验中,碰撞速度达到64km/h,对其车身结构是一大考验。而smart在试验中,其A柱、车顶等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形,乘员舱结构保持得比较完整,车门也能轻松打开,经受住考验。前排假人胸部是比较难得分的部位,而smart fortwo在该部位却得到了3.77分,得分率达到94.3%,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据悉,全新一代smart fortwo的tridion安全车体采用了高达72%的高强度及超高强度钢材,打造出更为坚固的驾驶舱。其在该实验中的表现也是对其车身结构耐撞性的一次很好的验证。 有亮点,也有不足 和在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中的表现相比,smart fortwo在正面100%碰撞试验中的表现则有些不尽如人意,前排乘员侧假人的小腿部位为0分,需要引起注意。数据显示,乘员侧假人左侧小腿胫骨指数(TI)值偏高,超过了低性能限值,因此只得到0分。我们注意到,smart fortwo在驾驶员侧配备了膝部气囊,不过在乘员侧没有配备。乘员侧没有膝部气囊的保护,加上小型车有限的空间,暴露出其对乘员腿部保护的不足之处。另外,smart fortwo在前排乘员颈部也只得到0.99分,得分率不足50%,而大多数测试车型在该部位都得到了满分。C-NCAP正面100%碰撞试验主要考查车身结构的吸能性和安全带、安全气囊等约束系统的匹配。基于现在的车型大量使用高强度钢来提升车身刚度,而车身吸收碰撞的能力则有所降低,欧洲NCAP在2015年引入了正面100%碰撞试验,以改善约束系统为主要目的。由于smart fortwo的安全开发在2014年以前就完成,所以它在该实验中表现出不适应的地方。 另外,由于smart fortwo的整备质量比较小(仅920kg),在侧面碰撞试验中,在速度为50km/面台车的冲击之下,其被撞后的移动距离比较大。数据显示,前排假人头部和胸部略有失分。在侧面碰撞试验中,前排假人头部失分的情况比较少见,还是应该引起注意。 回到“小型车不安全”这个话题 从smart fortwo在C-NCAP测试中的表现来看,就车辆安全本身而言,小型车确实没有想象中的差,大量高强度钢的应用以及越来越全面的主、被动安全装置起到了弥补了小型车一些“先天不足”的作用。回到“小型车不安全”这个话题,我觉得还是应该全面、辩证地来看问题。来自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报告显示:从2003年以来针对不同级别的车型每百万辆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小型车在严重碰撞后的人员伤亡几率确实要明显高于大型车,这当中影响最大的是车辆主、被动安全装置、汽车自重以及车身抗翻滚能力。换句话说,当碰撞事故的客观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小型车与大型车相比,车内乘员确实更容易受到伤害。但所谓“一分钱一分货”,这和小型车普遍价格更低有关系。国内一些中国品牌为了降低成本,在小型车上没有采用高强度的车身结构,省去了很多重要的安全配置,甚至一些低配车型都没有配备正面安全气囊。奇瑞QQ、长安奔奔、双环小贵族、北汽E系列等小型车之前在C-NCAP测试中都只获得2星级评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不过,从国内外的碰撞测试来看,小型车的一些劣势现在已经可以很好地通过车体结构设计、更科学的约束系统匹配得到改善。可以说,如今的小型车想把车身强度做到与大型车相似水平没什么技术壁垒。无论是欧洲NCAP还是C-NCAP的测试中,都不乏一些精品小型车获5星级评价评价。smart fortwo是小型车中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比大多数小型车的尺寸还小。在严苛的新规则下虽然只取得4星级评价的成绩,但距离5星级标准差距不大,安全性还是值得肯定的。 |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共0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