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政策法规 > 查看内容

德国车企集体沦陷排放丑闻,谁独善其身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mizhongquan 作者: BMWsky宝马杂志来源: 说客
PostTime:24-4-2016 19:48
作者:BMWsky宝马杂志 经过执法机关和各车厂的深度调查,欧洲各大车厂同意召回63万辆柴油车(欧洲范围内)。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大众排放测试欺骗的丑闻正在汽车行业迅速发酵,本周五(4月22日),德国的汽车制造大厂们同意召回630000辆车辆,这些车辆包含有欺骗性的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造成大量环境污染。
作为严厉打击这种危害健康的氮氧化物排放措施之一,保时捷、大众、欧宝、奥迪和梅赛德斯(奔驰)的柴油车将会被召回,修复引擎管理系统,一名德国官员如此表示。
BMW,作为最早投入研究节油技术的厂商之一,并不在召回之列,这名官员表示。
自从去年九月,大众承认在自家品牌柴油车上使用作弊软件以在排放测试中取的好成绩后,汽车行业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和软件就被严格监管。
本周四,大众与美国司法部、加利福尼亚州政府、美国环境保护局、联邦贸易委员会、以及受害车主的民事诉讼律师达成基础性赔偿协议。
虽然其他汽车制造厂商并没有被查出使用所谓的“欺骗性装置”,司法机构和环境保护组织却一直抨击这种能关掉排放控制措施,以达到更佳性能及增长保养周期的发动机管理系统的大范围使用。
欧洲的测试机构发现好几个汽车厂商钻了法律的空子,表面上是指能保护发动机,实则是关闭排放控制措施。
随后的详尽测试中,德国汽车运输局(motor transport authority)被问到这种漏洞能否在法律上站得住脚,一名德国官员表示。
戴姆勒集团方面的消息:
梅赛德斯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团表示,上周四美国司法部要求调查本公司的车辆排放认证过程。
戴姆勒的财务负责人,Bodo Uebber拒绝说明为什么美国司法部会在戴姆勒发布第一季度财务报告的时候来要求调查。
“我们不能对外谈细节”,他对记者说,第一季度的运营利润下降了9%,主要是因为新E级的发布花费,以及汇率波动。
戴姆勒周四表示,会与美国执法机构配合。“戴姆勒将会调查所有可能的违规行为,并采取必要措施”。
戴姆勒之前告诉法国巴黎银行集团的分析家们,GLS和GLC SUV车型的排放认证有所延误,是大众排放门丑闻后,他们对该两车型进行了额外的检查。
现在暂时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触发了美国司法部的介入。美国环保局二月的时候表示,曾要求戴姆勒提供相应信息,由于美国的部分奔驰车主提起诉讼,但当时并未立案。
戴姆勒在周五重申该集体诉讼没有意义,戴姆勒会以各种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利益。
而大众集团则因为柴油排放门丑闻饱受批评。而作为补救措施之一,大众集团提出将修复甚至是回购在美国有问题的车辆,约为50万辆,而损失将达到100亿美元。
但社会上仍对大众集团有诸多疑问,例如谁才是排放门丑闻中的真正负责人,以及其他地区的消费者(例如中国)是否能获得与美国地区一样的赔偿方案。
德国司法部的一名发言人称,本国的大众车主可能不会获得类似的赔偿方案。
作为本次丑闻的进一步扩散及发酵,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和日本三菱集团将会被各自国家的执法机关调查燃油技术及污染等级等相关情况。
小编后语:
首先要说个抱歉!该新闻来的比较突然而又重大,为了保证事件客观性,小编尽量按文章原意进行翻译,可能并不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BMWsky先为此说句“抱歉了!”
如果有读者觉得译文不太适合国人阅读,小编草率的总结了一下:
经过执法机关和各车厂的深度调查,欧洲各大车厂同意召回63万辆柴油车(欧洲范围内)。需要召回的品牌包括:保时捷,大众,欧宝,奥迪,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并不在召回范围内。
至于中国范围内是否要召回,暂时没有官方消息。
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团正被美国司法部调查是否有相应违规行为,而今年二月早就有美国奔驰车主集体提出诉讼,但没有立案。
其他品牌例如标致雪铁龙、三菱也将接受相应调查。
路透社新闻原文地址:http://www.reuters.com/article/volkswagen-emissions-germany-probe-idUSL2N17P0QP
原文截图: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2-5-2025 23:48 , Processed in 0.20643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