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无线设备协议设计的综合考虑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频带选择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使用限制规定了哪些频带可用于特定应用;最大通信范围也取决于频率,一般而言,通信范围将随频率的增高而减小。更高的频率也需要比较低频率更高的数据率(因为可用带宽也更大)。当然,还必须考虑功能满足应用需要的收发器的可用性。 三、协议层的设计 讨论通信协议时,不可避免地要讨论协议层问题,协议层构成了协议栈。像采用多少层协议栈以及协议层如何命名这样的问题取决于被讨论的对象。本文采用开放式系统互连(OSI)模型,其最上层或多或少独立于传输媒介,本文只关注最底层及其在无线系统中的实现方法。 (一)物理层 协议栈的最底层称为物理层,该层负责对传输媒介进行物理存取。在SRD中,物理层负责同RF收发器进行通信。芯片与芯片之间的数字接口差异很大,但我们仍然可以归纳出一些共性。可用的芯片共有三类:发送器、接收器和收发器(既作为发送器也作为接收器)。为了便于下述讨论,这里将这三类芯片统称为收发器。 所有的收发器通常都带有串行数据接口。简单的设备不提供时钟,因此微控制器必须处理时序问题。更复杂的设备则可提供时钟再生功能,因此数据接口类似于微控制器的任何其它同步串行接口。数据形式也各有不同;某些收发器需要支持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具有恒定直流电平且总保持每位至少一次转换的自同步代码)的数据,而其余一些收发器则接收标准不归零(NRZ)格式的数据。 接收数据时,RF数据解调后传送给微控制器。某些收发器只提供来自解调器的原始数据,为了进行可靠的操作,该数据必须经过多次采样,因为位流中可能存在毛刺和噪声。由于过采样将检测信号转换,因此可提供位级同步。对其它采用硬件实现的收发器过采样,则不需要在信号的位中间进行采样。 如果采用较高的位速率,软件编程的最大挑战在于确保微控制器与输入数据之间的同步。大多数支持较高位速率的收发器可连接到标准的同步串行接口。 多信道收发器通常具有可编程功能,可通过串行接口选择频率和其它参数。简易设备则可提供能在接收端和发送端之间选择引脚的并行接口并使设备进入省电模式。 芯片与芯片之间的辅助特性相差很大。接收器的一项实用功能就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RSSI),可用来实现发送前侦听功能并确定RF链路质量。 << 前一页 下一页 >> |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共0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