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无线设备协议设计的综合考虑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二)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在协议栈中位于物理层之上,负责差错处理和链路控制。RF链路通常工作于半双工模式,但通过在接收和发送之间迅速切换,即可模拟全双工链路。本文随后还将详细讨论差错处理。 (三)网络层 协议设计最重要的因素是系统拓扑结构。点到点链路的协议实现完全不同于那些相互之间需要通信的联网设备。 元器件数目对采用的协议至关重要。采用具有中央主机的网络还是对等网?这些问题可利用协议栈的网络层加以解决,多址策略也在这一层起作用。 幸而,大多数问题与有线链路并无二致。例如,以太网也采用了共享媒介,而一般的网络文献中也详细描述了有效的网络层协议和技术。 有线网络(远程光纤连接除外)中通常无须考虑采用中继器。转发器可确保RF设备在无线网络中的正常通信,而且设备本身通常也可作为中继器。添加中继器能在复杂室内环境中确保可靠传输,以消除受多径干扰严重影响的区域。 四、差错处理 如前所述,RF链路环境下的误码率通常远高于有线链路,因此无线协议必须能进行差错处理。此外,还必须采用差错检测和纠错技术实现容许的误码率。 更为重要的是,软件必须具有防止误码的能力或纠错的功能。没有收到数据时,无线接收器将输出噪声。通常可利用软件将有效数据从噪声中分离。在RF领域,这称为静噪功能。 数据包起始部分是一串被称为前同步码的1、0交替序列,前同步码是无线接收器与输入数据同步所必需的,收到前同步码就表明有人希望同设备进行通信。 为了检测前同步码的结束和数据的起始,可采用同步字。同步字由与前同步码形成对比的固定位图组成,而且还可以过滤掉误码的数据包。如果没有正确地接收同步字,软件将重新搜索有效的前同步码。 收到同步字后,典型的数据包将包含报头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数据长度等,之后才是有效的数据载荷。 许多应用系统不允许RF链路中存在原始误码率,降低差错数目的第一步是采用误码检测技术。误码检测的方法很多,但最常用的方法是以循环冗余校验(CRC)的形式添加数据校验和。CRC可提供远比原始方法(如奇偶校验)卓越的误码检测功能。根据应用的不同,检测到的差错可通过忽略误码数据或请求重传进行处理。 << 前一页 下一页 >> |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542334618@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共0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