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能源车 > 查看内容

解析电动汽车电池组/电路系统/电动机的防水能力

文章作者头像
发布:liuxianglong 作者: 车城网来源: 车城网
PostTime:25-6-2017 09:22
电动车没有了进气和排放系统,这让车主在涉水时少了份担忧。那么电动汽车的电池组,电路系统以及电动机的防水能力如何呢?

以下为文章全文:(本站微信公共账号:cartech8)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我国南方将端午节前后所下的雨称为“龙舟水”,但近段时间,这里龙舟水仿佛能辐射全国,造成多地持续强降雨,并引发城市内涝,严重影响民众生产生活。只有爱岗敬业的上班族们任然风里来雨里去,坚守在工作岗位。

blob.png

各地进入看海模式后,城市内涝的图片总会霸屏朋友圈和微博。开车族总担心发动机进水导致熄火。

blob.png

而电动车由于没有发动机,没有排气进气系统,是否涉水能力比燃油车更强,成为城市内涝的诺亚方舟呢?

电动车没有了进气和排放系统,这让车主在涉水时少了份担忧。那么电动汽车的电池组,电路系统以及电动机的防水能力如何呢?

普通家用电动汽车的电池组通常被放置在彻底。趟过积水时,最先接触到水的是车轮,随后就是彻底的电池了。不过,在电动汽车实际支出,工程师已经为电池组做了防水保护处理,相信大家对“IP防护等级”并不陌生。听说电动汽车在城市内涝中=诺亚方舟?

因为电池组有封闭在竟是外壳内的电池电梯组成,电池组的外壳防水标准正式IPX7。所以在城市内涝的情况下,开着电动车通过积水不深的地方都是没有问题的。

blob.png

国家颁布的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中规定了“模拟清洗”“模拟暴雨”以及“模拟涉水”等整车防水实验,以保证电动汽车能在巨大多数恶劣环境下正常使用,并保证安全。

blob.png

在国标之外,一些地方也有相关的标准。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给出的标准都要比国标严格一些,比如上海的《电动乘用车运行安全和维护保障技术范围》(DB31T634-2012)里面就有如下规定:

blob.png

上海市出台的《规范》中规定,布置在乘客舱或行李舱外部的B级电压电路的防护性能应满足IP67的要求。此外还包括涉水实验的相关规定,车辆应首先在150毫米深的水池中,以30+3km/h的速度行驶,涉水总时间为10分钟;然后再在300毫米深的水池中,以大于等于5km/h的速度进行前进、倒车、行驶各一次,涉水总时间为10分钟。

blob.png

除电池以外,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与线缆的输入接头都会符合IPX4或5的防护级别。IPX4-IPX6代表设备可以防止飞溅、喷射等影响。另一方面,在电动汽车的电驱动系统中,“低压系统”并不具备可持续涉水的能力,弱电线或者ECU浸入水中,就可能引起低压层级的短路。例如12V电瓶就是低压系统的一部分。

blob.png

虽然电池组和电驱动系统有较高的防护安全级别,但电动汽车也不能当船开。IP6的防水标准有时间限制,当车辆长时间涉水后,除了电池和电路有可能进水之外,例如雾灯、车门缝也都有可能进水。此外,车辆使用时间长后,IP67的防水能力可能会下降。

blob.png

综上所述,无论电视组和电驱动系统,能不碰水尽量别沾。即便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但是机舱里各种线束沾上水也不好,可别忘了,实验室里用的是清水,而在城市内涝中,除了雨水还有下水道水等等等等。

blob.png

被放置与电动汽车车底的电池组呼很容易占到积水吗?的确如此,电池组体积庞大,为了不影响车内地板高度,设计师一般会牺牲底盘离地间隙,导致底盘最小离地间隙比普通燃油车要低出不少。以上图中4款主流电动骑车举例,他们的底盘最小离地间隙仅与一台iPhone7手机高度相似。所以,电动汽车的电池很容易接触到积水,开电动车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涉水行驶。

全文总结:

电动汽车并不是水陆两用设备,电动汽车的车主们,涉水时要估计一下当时的涉水环境,包括涉水深度、速度、以及时间等几个要素,然后小心、慢速的通过,并且为了爱车的使用寿命,千万别频繁涉水。而混合动力和传统内燃机车主们,一定要记得关闭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手自一体车型要挂入手动挡1挡,利用发动机的最大扭矩,顺利越过可能遇到的障碍,并控制好车速,匀速通过积水。

[文章纠错]

文章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

你的权益请联系qchjl_admin@126.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会员评价:

0 发表评论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6号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4-2024 15:01 , Processed in 0.28259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